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千万别点,小心有诈!

这些不明短信链接直接删

来源:新时代南海家书2020年11月07日    

冒充老板、冒充客服、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假冒邮箱、假冒链接……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网络聊天工具等手段,冒充他人身份、正规网站,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给不少企业和个人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不过,只要记住这些冒充类诈骗的作案手法、防骗要点,就能识别这些“圈套”,防诈防骗。

案例

收到“职能部门”短信 企业主被骗2万元

10月

10日,西樵某公司老板阿明收到一条来自

“市场管理”

的短信

:由于营业执照未如期上报

,请在

10月

10日前点击该链接立即上报,

延时将自动销户,导致无法正常营业。

随后

,阿明联系公司的财务人员,

并将该链接发给财务人员核实情况。

财务人员查看工作记录后发现其公司的营业执照已经审核,

又点开该链接,

看到该网页提示工商局需要登记阿明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账号,

于是提醒老板阿明点击短信链接

,并按照网页提示进行操作。

因担心影响公司正常营业

,阿明就按照财务所说进行操作

。点击链接后,

页面抬头显示

“统一企业执照信息管理系统”

,阿明在页面进行登记认证后,

并登记银行卡信息。

在操作期间

,阿明过于心急,

没有仔细看清页面的资料就将个人的银行卡信息上传

,然后收到银行验证码

,并在网页输入验证码后

,不到一分钟就收到银行卡扣款

2万元的短信。阿明于是追问财务人员相关情况,

财务人员表示不可能扣款,阿明才意识到被骗。

冒充类诈骗常见手法及防范要点

1

冒充公检法诈骗

作案手段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骗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被人开了电话卡、银行卡用犯罪活动为由,要求事主接受资产调查并准备足够的资金自证清白,诈骗分子在获取事主的银行账户信息后,通过骗取支付验证码或远程操控事主网银将钱骗走。

防骗要点

不要向陌生账户现金存款、转账,银行卡号、密码、网银动态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绝对不能向他人透露。如有疑问请拔打110。

2

冒充老板微信、QQ诈骗

作案手段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侵入企业内部微信群、QQ群,了解老板及员工之间信息交流情况,骗取信任后,冒充客户及公司老板等多种角色对财务人员实施诈骗。

防骗要点

网聊时不要随意透露个人身份、社会关系等信息。重要关系人更换QQ微信时,要进行双重确认后再添加。公司老板、财务人员要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以免骗子钻漏洞。通过QQ、微信等指令转账、借钱的不要轻信,尤其财务人员一定要与老板当面或亲自拨打电话确认后再进行转账汇款。

3

冒充链接、邮箱诈骗

作案手段

诈骗邮件、链接中的网址看似为真实官方链接,实际点开则

跳转到钓鱼网站链接,诈骗分子窃取或诱导用户在钓鱼网站

上填写的银行卡信息和动态验证码,骗取资金。

防骗要点

不点不明的网址链接,不上不安全的网络,不用不安全的电脑。

更改收款账户等敏感事项要小心处理,遇到突发的情况可以多渠

道求证。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杨慧 吴海恩 程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