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勇:在公益道路上奋斗终生

■王治勇 (前)与队员们在开展一场救援清理行动。 (受访者供图)

要引导广大新佛山人以阳光心态面对人生、以辛勤劳动创造生活、以感恩情怀融入社会。
——市委书记鲁毅调研南海时说
城市发展进程也是个人圆梦历程。在南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他们或直接参与改革开放宏伟进程,或见证城市跨越发展。“中国梦的南海故事”栏目就是为记录这一典型历程,选取他们的故事,讲述得改革风气之先、追逐发展潮流的时代人物故事,展示全国各地精英迁居南海、乐居南海的城市故事。
王治勇,人如其名,是一个勇敢的人。成立佛山菠萝救援队,成为首位“菠萝人”,不断圆满“救援梦”,或许是他一生中最勇敢的决定。
他用6年时间把这一原本仅有28人的队伍培育成至今拥有近2800位“菠萝人”的专业救援队。头顶“中国好人”“广东好人”等荣誉,他誓要“在公益道路上奋斗终生”,和更多人一起圆梦。
六年将救援队规模扩充百倍
1990年,年仅13岁的王治勇跟随父亲来到南海谋生,困顿时刻,南海的许多人对王治勇伸出援手,后来他的财富越积越多,这些“滴水之恩”从未忘却。
曾经,因在帮人放牛时,一位如母亲一般善待他的老板娘总是亲切地叫他“小菠萝”,故而他成立的组织或企业均以“菠萝”命名,以感谢这位有恩之人,后来便有了“菠萝批发部”、“菠萝饭庄”、“菠萝物流”……
乌鸦知反哺。王治勇认为,
南海养育了自己,自己就要回报南海。2012年,他在公司内部创立一支28人的“南海菠萝物流义工服务队”,实行24小时待命制,目标是“只要狮山哪里需要我们,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
2013年8月的一天,一位家住狮山的朋友致电王治勇称自己一人在韶关被困,请求帮助,王治勇与义工队队员立即赶往韶关,将朋友救出。被救后,饥肠辘辘的朋友不顾形象狼吞虎咽,“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要创新社会公益服务,打造一支具有南海特色的救援队,让大家求助有门。”王治勇说。
说干就干,王治勇向家人表达了要放下事业,致力于打造救援队的想法,未料遭遇家人的强烈反对。“我觉得,如果越多人不理解和反对一个事物,说明社会越是需要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王治勇决心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追逐“救援梦”,用行动向质疑他的人证明这是正确的道路。
如今,佛山菠萝救援队以救援为主线,立足南海,服务全国,提供全年365天、24小时免费救援服务。自成立以来,佛山菠萝救援队共在全国各地参与救援500余场,救助2127人,开展各类培训400多场,提供安全保障服务500多场,全员累计服务时长近30万小时。
用心付出的人,社会不会将他遗忘。王治勇先后获得2013年度南海影响力十大人物、杰出义工团队、十杰义工、五星级义工等称号,以及“中国好人”“广东好人”等荣誉。
发展孵化义工服务
佛山菠萝救援队的队徽含有一个狮头,寓意“狮山”。王治勇说,他的“救援梦”从未离开也不会离开狮山和南海,他还希望,以南海为“据点”孵化、培育、传播正能量。
近两年来,王治勇一直致力于全面提升佛山菠萝救援服务中心,在该中心设立菠萝义工学堂、队史室、荣誉室等,并免费开门迎客,让学校、企业、单位等社会各界人士走进该中心,让该中心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地方。
有了“据点”,便可充分发挥菠萝救援队“龙头”作用,发展孵化义工服务,为各地救援力量“造血”。与此同时,佛山菠萝救援队则不断提升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运作,并研究提供更多专业救援服务,推动本地救援服务“由救到防”。
最近,佛山菠萝救援队还与电视台合作推出《安全特工》栏目,将救援“种子”播撒到更多地方。“市民的认可度越高,我们队伍的自我造血功能就越强,我相信,即便有一天我们遇到了困难,全南海人都会帮我们渡过难关。”王治勇说。
扎根南海至今28年,将一支原本仅有28人的救援队培育成近2800人的队伍,以此设想,在佛山菠萝救援队成立28周年时,会是怎样的一支救援队?
“队伍人数不会暴增,但这群人一定是正能量的传播者,队伍一定是一支更为专业的救援队,我还希望能成为培育救援人才的‘摇篮’,让更多人共同圆梦。”王治勇表示。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杨慧
(《王治勇:在公益道路上奋斗终生》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给南海教育捐资超 1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