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里水中学开展“研途有里映青春 智水红帆家国情”2025乡村研学活动

跳火光 赏花卉 观锦鲤 研学“玩”出新花样

来源:珠江时报2025年04月22日    

■在花之美兰业,种植负责人给学生讲解蝴蝶兰的生长习性。

■村中长者给学生讲解赤山历史。

■学生体验赤山村 “跳火光 ”。

■学生饶有兴致地投喂锦鲤。

扫码看研学视频

4月20日,里水中学开展“研途有里映青春智水红帆家国情”2025乡村研学活动,这是“百万学子游南海”精品团研学系列之一。活动紧扣“大思政课”理念,依托里水中学党总支部“智水红帆”党建品牌,将乡情教育与学科素养深度融合,将课堂延伸至赤山古村与南海花卉博览园,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乡土文化、非遗民俗与现代特色农业,在行走中感知家乡魅力,在实践中培育家国情怀。

古村烟火话乡愁 花卉锦鲤拓新知

赤山古村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民俗魅力,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当天,学生们漫步在赤山村林荫大道。斑驳的树影间,村中长者用亲切的乡音讲述赤山村史。行至许愿树下,百年古树亭亭如盖,学生们轻抚粗糙的树皮,将写满心愿的赤色丝带抛向枝头,古树灵气与现代少年的期许在此交融。

在跳火光广场,跃动的火焰映红了学生们的脸庞,学生们矫健地跃过熊熊火堆。“跳火光”这一传承300年的非遗民俗,在青少年的参与中焕发新生。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学生们穿梭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御夫李公祠与将军第,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随后,学生们还DIY冰箱贴,将赤山村的秀美风光与浓浓乡愁凝结成触手可及的文创作品。

参观完古村后,818班学生丘雅欣表示收获满满:“一踏入赤山村,我就感受到浓浓的岭南气息。我第一次体验‘跳火光’民俗,感受到村民对传统民俗的传承与坚守。”

转场至南海花卉博览园,蝴蝶兰的芬芳与锦鲤的鳞光交织成另一幅画卷。在花之美兰业,蝴蝶兰竞相绽放,幼苗则在温室中茁壮成长,学生们惊叹于“全国每四株蝴蝶兰就有一株产自里水”的产业奇迹。

而在正运锦鲤养殖场,育苗观察与投喂互动更是让生物知识“活”了起来。从养殖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呈现,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一尾锦鲤游出亿元产值”的乡村振兴成果。

712班学生阳景天边走、边看、边聆听,兴奋地说:“在园区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蝴蝶兰和锦鲤,了解到它们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和生活习性等新知识,探寻了生命的奥秘,让我对生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赤山古村的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南海花卉博览园的兰香氤氲缭绕、锦鲤的鳞光交织成画……对学生而言,这场融合田园、非遗与产业的研学,不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一场乡愁的唤醒。

智水红帆领航向 五彩研学育新人

此次研学活动更是一场“行走的思政课”。学生们不再是端坐课堂的听众,而是化身文化探寻者,观赏古建筑内有关“忠孝廉节”的文物展品,感受先辈事迹中的家国情怀;参与“跳火光”民俗,感悟先民与自然共生的生存智慧;走进现代农业大棚,聆听“新农人”努力做好一件事的坚守故事,将思政课的“学”与“术”转化为解决问题的“道”,真正实现了知信行合一。

此次研学活动是围绕里水中学党总支部“智水红帆”党建品牌开展的。“智水”是基于学校多年的办学理念:智启学识,慧润品格,培养智慧灵动的学生;“红帆”是党支部引领方向,党员树立榜样、勇立潮头,领航将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里水中学党总支书记邓洁茜表示,未来,学校会持续组织乡村研学活动,希望更多孩子带着这份乡情,成长为建设家乡的栋梁。

作为里水镇“五彩研学研途有里”研学品牌的重要一环,此次活动不仅是乡村研学模式的深化探索,更是一场乡土认同的播种行动。自2024年启动以来,里水镇已构建起“绿色农耕生态游+红色记忆民俗游+蓝色科创产业游+紫色非遗体验游+橙色健康探索游”的五彩课程体系,开发出29个研学点、10条精品路线,吸引数万名青少年参与。

未来,里水镇将继续深化研学实践,带动更多学子以脚步丈量家乡,以实践诠释担当,为南海区乡村研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美村庄、强干部、育学童、富集体”的愿景照进现实。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邓施恩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志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