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与佛山仙湖实验室举行共建签约仪式
强强联手 攻克氢储运装备难题

■与会嘉宾参观新能源汽车。
珠江时报讯记者欧智坚通讯员邓丽仪郑晓玥摄影报道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与佛山仙湖实验室近日举行“2024年佛山仙湖实验室自主立项重大科研项目合作协议”及联合研发中心共建签约仪式,并共同为“先进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氢储运装备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共同攻克氢储运装备领域关键技术难题
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复合材料气瓶制造商,在新能源储运装备、车用复合气瓶领域有着近20年的深厚积累。其专注于车载压缩天然气气瓶、燃料电池氢气瓶及系统、大口径复合材料气体储运单元和加氢站用储运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范围涵盖汽车制造、气体储运、无人机及特种装备等多个重要领域。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聚焦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领域的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和重要科研平台,佛山仙湖实验室围绕国家新能源和“双碳”战略需求,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和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两条主线,倾力打造氨氢融合新能源技术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核心技术及关键材料发源地,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已建成8个研发中心,1个成果转化平台,在绿氢绿氨制备、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燃料电池系统等方面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优秀的科研团队。
此次中材科技与仙湖实验室的强强联合,无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共同攻克氢储运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不仅将为仙湖实验室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其在氢能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也将为中材科技带来更多的创新机遇和发展空间。
佛山仙湖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表示,此次合作着力于氢气储运技术与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检测性的全面升级,对于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仙湖实验室将全面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加快实现相关技术和装备的突破,着力推动相关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落地佛山南海。同时将进一步联合中国建材集团,挖掘实验室现有氨氢零碳燃烧技术助力玻璃行业绿色转型的合作机遇。
交流会上,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们围绕新能源的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新材料,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领域展开了有益的探讨。
深耕近十五年丹灶氢能蓝图初现
中国氢能看佛山,佛山氢能看南海,南海氢能看丹灶。作为南海构建“三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与六大特色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丹灶已在氢能产业深耕近十五年。以丹灶仙湖氢谷为主核心,南海形成了集“制储运加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齐备燃料电池及系统8大关键零部件,已汇聚各类企业和机构超150家,其中近100家落户丹灶,国家电投、康明斯、清能股份、攀业氢能等纷纷在丹灶扎根发展。
“接下来如果有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可以优先考虑丹灶,我们一定提供最好的服务。”丹灶镇委书记何敏仪说。作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的核心区域,丹灶氢能产业的发展到了厚积薄发的关键阶段。依托仙湖实验室等科创平台的集聚效应,丹灶已连续两届举办高规格的仙湖科技大会,累计引入院士项目25个,科创项目180个,规上企业R&D占比达到6.09%。2023年引入超亿元项目30个,投资总额超316亿元,星源材质、清溢光电、湾区智造园、鼎菱跨境电商华南区域总部等项目相继落地。
在最近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上,佛山仙湖实验室携近30款核心产品参展,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和洽谈商。包括佛山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环华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优社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丹灶氢能企业纷纷携各自“明星产品”亮相,展示着丹灶氢能从制备、储存、运输到用氢全产业链条的最新成果,全方位展示丹灶氢能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发展潜力。“中国氢都,科创丹灶”的蓝图逐渐展现。
(《强强联手 攻克氢储运装备难题》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中国创造”展现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