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扩大全民健身“幸福半径”

南海不断完善体育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来源:珠江时报2024年09月20日    

■桂城叠滘龙船漂移吸引大量观众观赛。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贝娜摄

■佛山镇街男篮超级联赛决赛,南海里水对阵南海桂城。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穆纪武摄

■大沥镇利用桥下空间,建成网球主题社区体育公园。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吴志恒摄

在绿茵场上驰骋,在游泳池中竞速,在篮球场上拼搏……近日,伴随着南海区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青少年组的各项赛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比赛火热的背后,是南海区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特别是全民健身事业提质增效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南海不断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南海龙舟超级联赛等享誉海内外的特色品牌赛事不断,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名片越擦越亮。

筑好体育人才“蓄水池”

体育竞技人才的涌现,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体育实力,还能增强城市影响力。

世界冠军、汉城奥运会男子举重铜牌得主何灼强,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举重铜牌得主罗建明,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双银牌得主高礼泽等都是最早从南海走出来的体育名将。国家击剑队队员梁建豪、国青乒乓小将黄旭男、广东省射击队运动员付俊立、广东马术运动员谭志勤等现役运动员都有着南海的烙印,在各类比赛中争金夺银。

与此同时,南海还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力度,全区后备人才育苗“蓄水池”持续扩大。2023年,南海籍运动员参加省级及以上赛事共有484人次获得前八名,其中世界级比赛获奖3人次,国家级比赛获奖36人次,省级比赛获奖445人次。同年,南海区向佛山市体校输送后备人才共38人;申报运动员等级称号的运动员共199人,其中一级运动员20名、二级运动员169名、三级运动员10名。

为给青少年营造良好的体育训练氛围,南海还积极搭建赛事平台,不断完善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体系。

四年一届的南海区运会是青少年体育的头部赛事。目前,2024年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二届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本届区运会设置了青少年组共11个大项、388个小项目的比赛,来自各镇街7个代表团的运动员、裁判员等超6000人参与,其中不乏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的南海籍运动员,如2024年中国中学生田径精英赛“双冠王”陈美璇、在2024亚洲少年击剑锦标赛为国争光的黄钰褀等。

此外,南海区常年举办的青少年体育竞赛还涵盖了武术套路、游泳、羽毛球等项目,每年都会有超过3500名运动员参与其中。今年的南海区青少年体育锦标赛更引入社会力量办赛,进一步发挥了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作用。

南海还出台了相关的奖励政策。据了解,相关部门近三年对南海区参加市级以上的体育竞赛运动员、教练员奖励超1300万元,有力地推动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公共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

在绿茵场上飞奔,运动员展现着对足球的热爱与执着;在篮球场上奔跑,追风少年挥汗如雨,奋力灌篮;在游泳馆内畅游,运动健儿如蛟龙入海,开展速度与耐力的较量……作为本届区运会的主赛场,南海体育中心、桂城全汇航体育馆承接了足球、篮球、击剑、游泳、田径等11个大项的比赛。

“这次比赛体验很好,配置齐全的运动场馆,为家门口开展大型赛事提供了便利条件。”运动员和教练员纷纷为本次的比赛场地点赞。区运会的举办,全面深入地检验了南海区承办2025年全运会及2025年残特奥会项目的硬件设施完备度与软件服务的优质性。

据了解,承接了9项区运会项目的南海体育中心是南海区三大文体项目重点工程之一,内设2万座席的体育场、1万座席的体育馆,以及游泳馆、全民健身综合馆、南海业余体校及相关配套设施。体育场具备承办国家级田径比赛资质,满足市民全民健身、休闲娱乐、训练教学等多样化功能需求的同时,可作为体育竞技、高端赛事的比赛场地,为建设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添砖加瓦。

南海还不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各镇(街道)“一馆两场”和社区“一馆三场”建设,为群众健身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全区现有区级体育场馆4个,镇(街道)级体育公园8个,1766个村民小组分别配备至少一个篮球场、一个综合文体室、10件室外健身器材,实现村(居)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构建起“10分钟体育健身圈”。截至2024年6月,南海区体育场地总计6509个,总面积约1289.1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面积3.53平方米(按常住人口365.5万人计算)。

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是南海推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亮点。在实施社区体育公园全覆盖工程方面,南海盘活桥下空间等闲置空间资源,提高剩余空间利用率,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大沥镇利用桥底空间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以网球为主题的社区体育公园;西樵镇“桥下空间+名企百园”建成交通主题社区体育公园,兼容交通安全宣传、休闲运动、亲子娱乐、便民停放等元素。

据了解,通过新建或改建提升方式,全区累计建成453个以上社区体育公园,完成全区292个村(居)全覆盖任务,全年对外开放率达到100%。

品牌赛事助力全民运动

依托扎实的群众体育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体育项目优势,近年来,南海以“快乐运动活力南海”为主题开展各项不同级别的体育赛事,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每年举办赛事活动近3000场。

经过打造和培育,南海龙舟超级联赛、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等已成为本土特色的体育品牌赛和IP。

去年,南海全力打造的龙舟超级联赛品牌活动,全年覆盖7个镇街的叠滘龙船漂移、半山扒龙船锦龙盛会、游龙盛会、单人龙舟赛等55场南海“龙超”赛事,营造了“周周有训练、月月有赛事”全民运动氛围。

2024年端午期间,南海“龙超”火热出圈,央媒报道超200篇,全网流量超35亿,接待游客62.4万人次,旅游收入约3.95亿元,探索出一条文化体育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和样本。

有着“南海NBA”之称的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已连续举办了20年。今年比赛首次实行片区赛制,全程持续近3个月,赛事总场次达579场,共有276支村(居)队伍、超3600名运动员参赛,掀起全民健身运动热潮。

在打造高规格体育赛事方面,南海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武术文化交流中心,高质量举办世界洪拳大赛、中国佛山WBC职业拳王争霸赛、粤港澳大湾区武术精英大赛,推动佛山“功夫之城”建设。其中,2024粤港澳大湾区武术精英大赛,吸引来自粤港澳等地区超10座城市的125支队伍,近1800名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参加,为各类武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优秀的竞技交流平台。

接下来,南海区运动会青少年组的赛事将激战至11月。南海还将继续开展富有本土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赛事和品牌赛事,推动2024国际咏春拳大赛落户南海,擦亮“南海好功夫”城市品牌。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晓诗通讯员陈耀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