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实实验学校赴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四中开展送教送学活动
与困难学子家庭“一对一”结对

■石实教师、学生和家长与榕江四中学子合影。(学校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黎小燕通讯员罗炽娴报道石实大爱,跨越千里!近日,石实实验学校远赴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四中开展送教送学活动。学校不仅选派骨干教师为当地学子送课,还充分运用校家共育力量,邀请家长和学生一道走进榕江,与当地6个困难学子家庭“一对一”结对,助力大山孩子追梦,书写了石实“以爱治校扬长教育”的感人注脚。
■千里跋涉榕江两校学子同吃同住同学习
在榕江四中校园,两校举行了一场爱心捐赠仪式,由石实德育处副主任费军军将学校及家长准备的物资送给榕江四中,包括运动用品、学习用品、小家电等。
在本次活动中,石实学子来到榕江四中,与当地学子同吃同住。705班胡恩同学说,榕江景美人更美,到了学校后,榕江四中的同学们以动人歌声欢迎客人,这让她充分感受到了当地的热情好客。
在两天的体验中,石实学子与榕江学子从陌生到熟悉,榕江学子热情大方、勤奋坚毅的性格深深影响了石实学子,石实学子自信开朗、兴趣广泛的个性,也深深感染了榕江的孩子。
715班卜泽楷同学来到榕江,交到了第一个朋友就是榕江四中的王丙查同学。初见时两个孩子都还有些羞涩,但经过共同的生活学习后,慢慢成了好朋友。卜泽楷称赞王丙查“大方热情、细心周到”,王丙查同学也写下了小小心愿:“我会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再与你们相聚!”
榕江四中石洪星同学结对的是715班曾嘉辉同学。回忆起这美好的时光,石洪星说:“这两天我和嘉辉一起吃早餐、上课、住宿舍,他的随性和率真打动了我。当我跟嘉辉和他爸爸妈妈相处时,他们充满爱意的关怀,让我的内心被感动填满了。这是我第一次被宠爱的那么浓烈,像做梦一样!”
石实学子不仅收获了友谊,还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当地教学和学习的特色。705班欧阳嫣儿同学表示,当地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也很注重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培养,当地学子展现出了积极向上、勤劳朴实的优秀品格。
■深入大山走访校家携手开展教育帮扶
在这场为爱奔赴的行程中,石实教师代表和家庭代表还走进大山,开启了一场特殊的家访。他们带着暖心物资,跟随榕江四中的同学,探访位于深山中的家庭,将爱的种子播撒进大山深处。
705班潘婷钰同学在日记里这样描述:“经历了一路的‘千沟万壑’,终于车子停到了一座木屋前面。一进屋里,我被里面的布置震惊了———屋里结构简单,但客厅里的墙上贴满了奖状,这些奖状几乎都是我的伙伴通过努力得来的。”
榕江同学家庭环境的清苦与学习成绩的优异形成鲜明对比,让石实学子决心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并努力帮助榕江同学。
715班杨瑞林同学则在家访中,感受到当地家庭对学习的重视,他认为,同学的品学兼优离不开父母长辈的教育、老师的鼓励、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715班朱嘉毅更在这个过程中,萌发出远大志向:“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中,帮助更多同学走出大山!”
在这次活动中,家长代表们也对校家共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看法。曾嘉辉同学的家长表示:“榕江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却造就了他们的坚强意志,学校、家庭也一直在背后支持着他们的成长。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不能单靠学校或孩子自己,而是要形成合力,共促孩子成长。”
■爱心家庭长期结对点亮榕江学子求学梦想
经过这次探访,榕江四中家庭与石实家庭结下深厚情谊。校级家委会副会长、七年级家委会会长欧阳广英当即决定,要资助结对学生的学习费用,一直到高中、大学,希望用一点点爱心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据统计,本次活动中,共有6个石实爱心家庭与当地学生家庭开启了“一对一”结对帮扶,他们将为结对家庭提供长期有效的帮扶,希望能点亮更多学生的求学梦想。
“组织一次活动不难,难得的是长期的家庭结对。”费军军表示,石实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校家协同力量,推动了本次石实爱心家庭与当地家庭的结对。接下来,学校将跟进家庭结对情况,适时提供帮助,真正将两校共建落到实处。
本次送教送学活动意义深远。石实不仅通过资源共享、管理共建、教师共培、学生共育,促进教育交流深度融合,更将“以爱治校尊重你我”的石实共同价值观厚植于贵州大山的土壤中,让两地友谊之花、教育之花、希望之花结出丰硕成果!
(《与困难学子家庭“一对一”结对》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33所学校现场设摊答疑
- 下一篇:行业大咖探讨艺术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