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招大社区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以高品质引来“金凤凰”
进阶“绿富美” 奔赴好“钱”景

■多元力量齐参与招大社区植树活动。

■招大社区绿意盎然。
行走在狮山镇招大社区,映入眼帘的是妙趣横生的墙绘涂鸦、时花竞放的七彩花园、波光粼粼的观锦池塘、绿意盎然的竹林公园……高颜值又有活力,颇有“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韵味。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村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乡村绿化是招大社区人居环境改善的落点。“要实现任何人任何时候来,看到的村里环境都是整洁干净的,保证招大‘颜值’一直在线。”招大社区党委书记招国强说,希望打造“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的诗意栖居地。
乡村绿化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近年来,招大社区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以“高品质”引来“金凤凰”,踏上独具特色的“绿富美”进阶之路。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乡村绿化工作的组织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招大社区以“头雁领飞”破题。“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书记。”招国强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党委干部以上带下,广泛发动乡贤、企业家、妇女、青年、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推动形成落实工作的强大合力。
居住在招大社区的外来务工人员郑明学就是其中一员。凭借一辆电动车、一台手机,闲暇时郑明学最爱去招大社区的各个村溜达,拍下美景、与村民聊天,将所见所闻形成意见反馈给社区干部。“参加竹林公园美化活动时,看见社区书记、党员干部带头努力干,我感触很深,当晚就发动了工友一起参与。”郑明学还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围绕植“绿”开展头脑风暴,并回收利用废旧的塑料瓶子做成花盆,为“四小园”增添趣味。
80多岁的村民蔡姨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村民自觉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横街窄巷也干净了,每天都有人来搞卫生,生活舒心了很多。”超1000人次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清理垃圾650余吨,招大社区的村容村貌有了根本性改变。
干净整洁是底色,环境优美是成色。当前南海掀起植绿兴绿的热潮,乡村绿化的美丽种子也在招大社区再次播撒开来:区、镇、村、企多方联动,捐种“兴绿林”,黄槐、宫粉紫荆、秋枫等树苗在招大森林公园舒展新绿;直联团队、社区党群志愿者分工合作,栽种“先锋林”。
七彩鱼塘边的美人蕉风中摇曳,错落有致的油菜花让人陶醉……招大社区在闲置地上见缝插绿、留白增绿,一个个“四小园”妆点了人居环境,改变着村民的生态观、美学观。在为乡村充“植”的同时,也凝聚了力量、锻炼了队伍、美化了环境、赢得了口碑、积累了经验,“民生工程”正转化为“民心工程”。
高品质引来“金凤凰”
近年来,招大社区以“枢纽绿芯、活力招大”为定位,以“四小园”建设为切入点,精细化推进乡村绿化工作,科学规划栽种各式绿植、花卉、蔬果,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如今,招大社区已完成71个“四小园”建设,绿意空间欣欣向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喜笑颜开,社区还被评为佛山市2023年“百千万工程”工作先进村居。
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招大社区找到了建设绿美乡村“最优解”: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科学规划、分类施策,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春风送暖,金灿灿的黄花风铃木在招大森林公园里悄然绽放。占地46公顷(700多亩)的招大森林公园,是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生态氧吧”。“宜居宜业,‘家门口’就有高铁站、高端企业和休闲公园,吸引力不亚于中心城区。”说起招大社区的魅力,村民招广贤自豪感满满。
生态持续向好,发展后劲更足,群众的生活越幸福。招大社区将绿美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颜值”和“内涵”兼备,成为名副其实的佛山西站“后花园”。
“社区的绿意越来越浓,让人感受到舒适、惬意,走走看看,感觉一天的疲惫都减轻了不少。”招国强表示,独特的区位优势给招大带来了好企业,高品质的乡村生态留住了人气,社区也有了更充足的发展底气。目前,超160家企业进驻招大的工业园,“村办”公司让集体资源“活”起来,村民收入实现倍数增长,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逐“绿”而行,一路生花。党员干部群众多元“绿”动,长效管理机制充“植”未来。如今,招大社区“村”光明媚,欣欣向荣,一幅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人和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统筹/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程虹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汤晓冰
(《进阶“绿富美” 奔赴好“钱”景》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防范各类事故 保障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