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红色气质 强健学生内心
狮山实验学校成为八路军研究会全国首个“红色文化进校园共建单位”

■“红色文化进校园共建单位”揭牌仪式现场。

珠江时报讯(记者/方婷通讯员/肖坚摄影报道)11月29日,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红色文化进校园共建单位”揭牌仪式举行。八路军研究会授予南海区狮山实验学校“红色文化进校园共建单位”牌匾,旨在通过该项目,引导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党史和军史,推动红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实,红色精神入脑、入心,激发孩子们爱党爱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情感。
传承共建 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
当天,由八路军研究会向狮山实验学校颁发的“红色文化进校园共建单位”揭牌仪式暨《红色心理学》讲座在狮实学术报告厅举行。狮山实验学校成为八路军研究会在全国首个“红色文化进校园共建单位”。这标志着狮山实验学校在深化气质教育、为学生润泽红色气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这是对我们学校红色气质品牌打造的极大鼓励。希望通过八路军研究会和狮山实验学校的共建活动,进一步为学生润泽红色气质,赓续红色血脉,提高红色心理素养,培养卓越气质少年,让孩子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狮山实验学校校长许贤苏说。
“红色文化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八路军研究会以‘讲实中国好故事,唱响中
华好声音,传承红色基因,当好压舱石’为宗旨,以传承和宣传八路军抗战精神为己任,以中小学校为阵地,运用多种形式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八路军研究会大湾区代表处教育宣传部长周涛表示,由于红色文化教育成效显著,狮山实验学校成为八路军研究会在全国挂牌的首所“红色文化进校园共建单位”,今后将把更多的资源和活动带到狮实,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据悉,八路军研究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老战士后代和从事八路军史、抗战斗争史、抗战文学史和国史、军史、革命史研究的人员自愿结成的群众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在八路军研究会的指导下,狮实全体师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情怀、激发奋进力量。
培根铸魂 打造“红色气质”品牌
“如果气质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作为全国首所提出打造“红色气质”党建品牌和德育品牌的学校,狮山实验学校从建校以来,通过开展“红课、红船、红馆、红歌、红舞、红诵、红
廊、红艺、红研、红家”等“十大红色行动”来肥沃红色土壤,营造红色环境,根植红色基因。
同时,学校还编写《红色教育读本》,开发红色课程,将红色文化完全融入校园文化,红色读物进入学校课堂,不断深化拓展红色教育,最终让师生形成红色气质,学校形成红色品质。
八路军研究会大湾区代表处红色文化宣讲团团长郑宏彪现场赠送了多幅亲手所写的书法作品。郑宏彪是原广州军区《战士报》主编、朗诵诗人、书法家、红色演讲家,2002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大校军衔,被《中国国际新闻》《人民艺术家导报》等多家媒体誉为“新时代人民艺术家”,在全国作红色文化宣讲300多场。
“鸣响童心的纯真,描画梦想的缤纷,仰望真理的灯塔,放飞成长的青春。少年先锋在旗帜下歌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当天在台上,几十个学生手持红旗,笔直站立,认真地朗诵起郑宏彪的原创朗诵诗《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郑宏彪还在现场为学生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红色心理课。郑宏彪表示,“红色心理”与狮山实验学校的“红色气质”
追求的是同一个目的,就是用红色文化、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形成的“红色心理学”营养来培育孩子们强大的内心。“我深深感受到目前青少年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际上都是内心脆弱造成的,所以要重视强健孩子们的内心。”
603班学生谢堂金听完这堂课后表示收获颇丰,“红色心理学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它更像一种学习和生活的哲学,同时红色代表着热情和勇气,激励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润泽红色气质 强健学生内心》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全国冠军与学子对决飞花令
- 下一篇:名师分享成长“秘方” 青年教师分享奋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