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增收超10万元 小黄瓜成“致富果”

南海区驻德庆县官圩镇帮扶工作队在当地重点发展小黄瓜种植产业

来源:珠江时报2023年05月18日    

    ■村民到小黄瓜种植基地采摘。

    5月16日,“2023年德庆县首届小黄瓜采摘节”在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金林水乡举行。小黄瓜是官圩镇和南海驻官圩镇帮扶工作队(下称“官圩工作队”)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有效推动村集体、合作社、个体户种植13.33公顷(200亩)小黄瓜。

    小黄瓜种植增岗又创收

    5月17日清晨,10多名村民在官圩镇民生村小黄瓜基地熟练地采摘小黄瓜。

    该基地的小黄瓜分批种植,两个月的采摘期里每天都需要10多名劳动力,整个种植季每人有数千元收入。该基地的日常管理、施肥喷药、采摘等都需要劳动力,民生村经联社聘请周边的村民到基地工作,带动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民生村小黄瓜种植基地是由村经联社运营的集体产业项目,去年底官圩镇政府和官圩工作队向德庆县争取驻镇帮镇扶村资金15万元建设而成,成功盘活了民生村8公顷(120亩)补充耕地,首期开发种植2.67公顷(40亩)。

    官圩工作队队员、驻民生村第一书记陈裕昌带领民生村“两委”干部将基地慢慢建设起来。“我和村两委干部都不懂如何种植小黄瓜,完全没有经验。”陈裕昌坦言,“一下子交给我们这么大一个基地,一开始真的难倒我们了,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为将基地管理到位,陈裕昌和村委会副主任周振将办公室搬到了小黄瓜基地的简陋工具房里。

    “我们坚持每天记录工作日志,将每天的天气、每一个工作步骤程序、小黄瓜种植生长情况及施肥用药等都详细登记下来,总结经验,作为以后的种植操作手册,有效规避风险,降低种植成本。”周振说。

    记者在登记本上看到,近一个月来,基地已经采摘小黄瓜3万余斤,村经联社的账户里新增了4万多元收入。民生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垣预估,该基地今年能够帮助村集体增收至少10万元以上。

    对接销售渠道 为小黄瓜产业做好服务

    民生村小黄瓜种植示范基地并不仅是一个普通的种植基地,更是一个培育“未来”的工程。

    自去年11月开始,官圩工作队配合镇党委政府,从产业发展准备、种植过程管理、渠道拓展等方面为小黄瓜产业做好服务。

    记者了解到,官圩工作队为种植基地设计了三大区域:包括种植区、留存供应种子的种质区、选种育苗的育苗区。“希望种质区留存提供的种子,能够带动官圩小黄瓜产业不断壮大。”民生村驻村干部、官圩镇党委委员陆泽强说。

    在全镇发展小黄瓜产业,许多种植户都信心满满,看到了发展前景,但他们并没有种植经验。为此,官圩工作队组织有意向种植的村干部、合作社及种植户开了3次座谈会,让有经验的种植户传授种植知识;安排了4场现场交流会,在官圩镇和回龙镇学习种植技术,还专门邀请种植能手到官圩实地指导。

    官圩工作队还编制了小黄瓜种植技术规范手册,提供给种植户参考。“有的村民在小黄瓜基地学到了种植技术,计划明年自己种植,我们非常支持,并为他们提供种子和技术帮助,既帮助扩大产业,增加村民收入,也让村民更信任村委会。”陈裕昌说。

    官圩镇政府和官圩工作队还帮助种植户对接销售渠道,得到了德庆县供销社下属绿环农业公司的大力支持,专门开设官圩收购点,每天固定收购拉货,免去种植户各自送货的辛苦。“农民负责种植管好品质,政府做好服务和渠道拓展,让产业良性发展。”官圩工作队队长马卫国说。

    管好“责任田”打造示范基地

    为持续探索小黄瓜的种植,官圩工作队专门在金林村打造了一个占地0.2公顷(3亩)的小黄瓜种植基地。近段时间,官圩工作队的队员们正忙着采摘小黄瓜。“亲身经历农作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除草、施肥、扶苗、摘瓜,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近日,官圩工作队副队长罗俊浩在朋友圈有感而发。

    官圩工作队临时党支部探索“党建+科技+乡村振兴”,按照“责任田”“领田到队、试点种植”的模式进行小黄瓜种植,借助广东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的力量探索种植技术,打造示范基地,总结种植过程数据,为农户种植和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官圩工作队将实实在在、深入田间地头的农业实践作为提高帮扶本领的重要措施。马卫国说,通过几个基地的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希望能够引入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将产业做强做大。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欧林菊通讯员谢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