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生态湿地 处处鸟语花香
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复垦复绿,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湖泊、田园遍布。 珠江时报记者/刘勇斌摄

■记者打卡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 珠江时报记者/刘勇斌摄

扫码看记者打卡金沙岛 国家湿地公园视频
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碧绿相衬的植物映衬着旖旎的风光,吸引了不少居民到此放松身心。湿地、湖泊、田园遍布,在万紫千红的花海里,一片生机盎然。
近几年,丹灶镇推动金沙岛的生态修复,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金沙水源保护区滩涂地的千亩片区进行复垦复绿。如今,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成了南海的热门网红打卡点。
绿树成荫鹭鸟纷飞
下午时分,骑着自行车在公园42.3公里长的堤围道上慢行,夏日微风吹拂过耳畔,感受微风的凉意,放眼望去满眼碧绿;在湖边,垂钓者或站着或坐着,享受着“闲来垂钓碧溪上”的惬意,这些场景,是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最生动的写照。
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丹灶镇东部,北起金沙岛北部南海区与三水区行政界线处,南至南沙涌与东平水道交汇处,西以南沙涌多年平均水位线为界,东以东平水道多年平均水位线为界。公园范围内包含水域、滩涂、林地、草地等,总面积1576.1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510.45公顷,湿地率95.83%,是南海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绿树成荫、鹭鸟纷飞、鲜花盛放……漫步湿地公园,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谁曾想过,这里曾经低矮工业厂房与村庄相互交织,金顺铝厂、渡口所片、榨机等建筑物零散分布,居住在周边的村民常常抱怨不已。
2017年,金沙岛获批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同时被纳入“佛山市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等市、区、镇重点建设项目。在省、市、区的支持下,丹灶花大力气腾退化工厂、五金厂、仓库、堆场等工业土地,并在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目前共计生态修复面积262亩,逐渐形成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现状。
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今年南海全力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是南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低效建设用地腾退并复垦复绿的示范项目之一。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办派驻丹灶干部李力表示,丹灶镇借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契机,对该地块进行了“一地一策”的精准分析,用足用好国家、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红利政策,成功盘活该地块,对片区内原有工业厂房进行关停清退,拆除大量农用地棚舍,部分形态好的建筑物予以保留并进行微改造提升。
如今,广东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已经旧貌换新颜,鸟语花香、绿野遍地、休闲碧道盘绕。每逢周末,金沙岛都能吸引不少周边市民前来游玩。“景色很美,空气很好,在这里慢悠悠地骑车很舒服,我们经常过来玩。”骑车环游金沙岛后,市民吴殷开心地说。
据介绍,目前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空间修复攻坚工作项目涉及的厂企基本完成搬迁。接下来,剩下还没有改造的区域,将继续开展复垦复绿工程。未来,金沙岛将围绕“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的总体定位,通过岛外生态湿地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文旅项目开发、环境全面整治提升、沿线村落人居环境提升等方式,将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人文旅游三者有机结合,打造国家级生态名片。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婷见习记者严佳瑶通讯员何宝琦
(《修复生态湿地 处处鸟语花香》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