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醒狮亮相河南卫视小年夜晚会
雄壮威武的南狮和功夫演员赵文卓在晚会上一起共舞

■两只雄壮威武的南狮和功夫演员赵文卓一起为晚会开场。
主办方供图

扫码看醒狮视频

1月25日(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晚上7:30,随着鼓声隆隆,两只雄壮威武的南狮和武术家、艺术家赵文卓,一起为河南卫视小年夜《新民乐国风夜》晚会帅气开场,武术、南狮、舞蹈、民乐完美融合,为观众献上了一次独特的国风跨界视觉盛宴——《南海醒狮》。
跨界融合国风盛宴
作为开场节目,《南海醒狮》集结了跨界巅峰力量,学术上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指导;舞台表演上,有功夫演员赵文卓、南海比麟堂狮队;音乐上,国潮厂牌新乐府策划并监制、国内诸多民乐大师悉数到场。在多方力量的努力下,《南海醒狮》得以完美呈现,展示国风力量。
高大的南狮时而憨态可掬,时而高大威猛,或腾挪、或闪扑、或回旋、或飞跃,应和着唢呐、二胡、琵琶、古筝、笛子的旋律与鼓声,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桂城叠滘比麟堂狮队将舞狮演绎得惟妙惟肖。叠滘比麟堂创立于清朝道光年初,由私塾逐渐转变为醒狮团,成为全球醒狮队中独树一帜的队伍,名扬四海,在2019年登上央视春晚向全国人民拜年。
《新民乐国风夜》晚会总导演、河南卫视国风工作室主编施睿介绍,“醒狮”不仅代表了一种民俗文化,醒狮精神更是象征刚强雄健的民族魂。醒狮背后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以舞台的形式将舞狮这种非遗文化和新的传播方式有机融合,“艺术+科技”模式之下呈现非遗醒狮的新路径,借此赋予传统醒狮新活力。
发起醒狮焕新发展计划
醒狮是南海的传统民族文
化。据不完全统计,南海区有近2800支醒狮队,在狮者传承年龄上,有少年醒狮队、更有三代同堂队;在国籍上,有华侨同胞醒狮队;在职业上,分为专业队、业余队等。
作为醒狮起源地,南海推出了“南海醒狮焕新发展计划”,旨在找寻醒狮文化的现代表达与时代内涵,推动南海醒狮的焕新升级。在2022年春节,将立足南海千狮,选择具有代表性、传承性、创新性的12头狮子发起“南海狮团”首次成团仪式。
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未来,南海醒狮团将成为南海文化担当,传播南海本地文化;成为青年文化担当,面向Z世代开展醒狮文化“两创”;成为中华文化担当,链接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知多D
南海醒狮历史悠久
醒狮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狮舞中的一种,属于南狮,起源于佛山南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2006年,广东醒狮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戏剧性和故事性。
文/珠江时报记者洪晓诗通讯员南宣
(《南海醒狮亮相河南卫视小年夜晚会》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学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