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非遗专家和传承人讲述佛山彩灯历史

来源:珠江时报2021年08月30日    

非遗专家和传承人讲述佛山彩灯历史

珠江时报讯(记者/王方亚)8月27日,“佛山历史文化大讲堂”第七期暨南国书香节南海分会场名家分享会举行,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佛山彩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玉榕,讲述佛山彩灯的发展传承的历史。

“佛山彩灯最早来源于隋唐的宫灯,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与佛山秋色民俗相关的特艺灯。”关宏介绍说,佛山彩灯一直就名声在外,曾在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进行过多次展示。近年来,佛山彩灯非遗传承人还先后去过日本、美国、加拿大进行过国际交流。

1999年,香港找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订做了一款大型龙灯,2000年春节期间在香港进行展示。该龙灯长度达到280米,高度有14米,龙身直径3米多,内置小灯1万余盏,轰动一时,还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关宏介绍说,“甚至还有澳大利亚的客户找到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定做带玻璃镜片的彩龙。”

而擅长制作特艺灯的杨玉榕,先后做过灯芯瓜子灯、五彩鱼鳞灯、墨鱼骨灯等,但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墨鱼骨灯,她搜罗了80多条大墨鱼的骨头,“每块骨头都要浸泡在水里,每天换2次水,如此15天之后,我将它们雕刻成了150多块墨鱼骨雕小件,然后一块一块拼合成了半米多高的彩灯。”正因为热爱,杨玉榕一直坚持钻研佛山彩灯的设计制作和技艺的传承,至今已有60余年。她创作的“彩龙凤灯”风格典雅吉祥,1985年还成为国家邮政《中国花灯》系列邮票题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