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潜入”家长群冒充老师收“学费”
警方提醒:家长在班级群内收到收缴学费等信息,应先核实对方身份,不要急于转账

珠江时报讯(记者/杨慧通讯员/叶自丰)临近开学,针对家长的电信诈骗又频频出现。近期,南海已发生“李鬼”冒充老师进行诈骗的警情,多名家长中招。
该类骗局中,诈骗分子想方设法混进家长群,摇身一变成为“班主任”,发布虚假缴费通知实施诈骗。警方提醒,请广大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案例“班主任”家长群里收费
家住九江沙头的张女士(化名)是一名六年级学生的家长,由于孩子暑假过后就要上初一了,所以她最近经常关注班级群消息。
8月21日晚,张女士发现,孩子六年级班主任“吴老师”(化名)在家长群里发送了一条消息:“紧急通知,根据学校通知,需要为学生购买398元的学习资料,请各位家长按步骤转账。”
张女士仔细查看,确认消息发送人头像、名称都与吴老师一致。与此同时,群内多位家长纷纷回复“已收到”,并按照要求转账。张女士不再怀疑,也在群里发送了转账红包。张女士发现,红包刚发出,就被“吴老师”领走了。
没过多久,班级群频频弹出新消息。张女士再次打开一看,许多家长在群里说刚刚发消息的“吴老师”是骗子。此时,真正的班主任吴老师也发现问题,紧急发出群公告,表示“收资料费”是假消息,事实是有人在群里实施诈骗。
张女士也反应过来——自己的孩子即将升初一,所需费用根本不可能在原来的班级缴纳。她还想起来,以往交学费时,老师也只是在群里发布通知,从来不会通过微信群收费。在真正班主任的提醒下,张女士马上报警求助。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分析骗子盗窃群成员账号入群
“在该类诈骗中,骗子通常会利用部分班级群验证机制薄弱的漏洞,以盗窃群成员账号邀请入群、扫码入群等方式潜入,换上老师的头像并更改备注,再发布虚假收费消息引诱家长转账。”办案民警介绍。
为了能顺利行骗,骗子时常操纵多个账号同时入群,互相配合“唱双簧”骗取家长信任,如果家长不仔细甄别,很容易陷入骗局。此次幸好班主任发现及时,没有造成更多家长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广大家长在班级群内收到收缴学费、资料费等信息时,先不要急于转账,应先通过电话、短信或视频等方式与老师本人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如遇到诈骗产生资金损失,请第一时间报警。同时,老师要加强群聊管理,可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微信群或添加家长QQ。
(《骗子“潜入”家长群冒充老师收“学费”》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友邻互助怡乐楼真“怡乐”
- 下一篇:高质量推进创文 提高市民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