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防溺水 牢记“六不准”
佛山市委宣传部开展“珍爱生命,严防溺水”权威访谈,对市民关注的防溺水相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暑假期间是青少年群体溺水事故的多发期。溺水急救,有哪些常见误区?发现溺水情况,该怎样正确施救?为加强暑期“防溺水”宣传,7月20日,佛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珍爱生命,严防溺水”权威访谈,对市民关注的防溺水相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科普宣传防溺水知识。
数据
今年以来佛山有7人溺亡
据佛山110统计,今年以来共接报溺水警情16宗,已造成7人溺亡。佛山公安对近年的溺水警情进行分析,发现溺水警情以在游泳玩水的过程中溺水为主,占81%,其次为在捕鱼捞虾的过程中溺水,占19%。
每年暑假期间为溺水警情高发期,14时至21时是溺水警情高发时段,占溺水警情总数的70%。佛山五区溺水警情主要发生在禅城区城南万科城旁吉利河段、南海区平洲平胜桥底等水域,今年的溺水警情常见水域情况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从遇溺人员的性别情况分析,溺水人员以男性为主,占比近80%。从遇溺人员的年龄情况分析,遇溺人员以
17至30岁的青壮年人员为主,占比超过40%;学龄幼童溺水占比约为30%。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室主任江明表示,相关辖区派出所已配置足够的救生衣、救生绳、救生圈等防护装备,并通知处警人员在接到溺水事故报警、求助后,携带相关救生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开展救援,避免因出警不及时、处置不果断而耽误救援时机。全市各辖区派出所也将组织民警进行水上应急救援、救护等知识培训,提高民警处置溺水事故的能力。同时,通过警辅人员对野泳黑点加强巡逻、启动无人机全域覆盖巡查、现场视频报警等手段,缩短出警反应时间。
举措 加强推送安全提示信息
佛山市教育局安全保卫科负责人苏杰介绍,每年4月到11月是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特别防护期。
放假前,佛山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各学校利用主题班会课、散学典礼等活动,重点对学生开展溺水安全教育,并通过派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和渠道加强家校沟通。暑假期间,学校还坚持每周至少1次通过校讯通、微信群、电话向家长和学生推送安全提示信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微信公众号及时转发有关学生溺水的报道和警示信息。
为进一步强化青少年防溺水的安全意识,接下来,佛山市教育局联合佛山海事局推出两期青少年防溺水安全体验营活动,并联合团市委等9个单位在暑期开展“绽放生命光芒,增强防溺意识”讲座,邀请救援专家讲解防溺水知识,传授溺水自救互救技能。
留守儿童的暑假安全也备受关注。据佛山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儿童福利科科长黄伟锋介绍,佛山目前共有孤儿、弃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类型的困境儿童629名。入夏以来,佛山市、区民政部门指导乡镇、社工站、村居委会,安排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逐一提醒困境儿童的监护人和儿童本人,不去非正规泳区游泳戏水,没有监护人或安全员陪同不单独下水,切实预防儿童溺亡事故。
此外,佛山各级民政部门对所属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加大检查和督导力度,安排人员对外出就学的孤儿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实施“机构-学校”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杜绝相关对象前往河涌、塘等野泳场所,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误区
“人链”施救和倒背控水不可取
溺水急救常见误区有哪些?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祁青莲介绍,误区一是手拉手“人链”施救,这样做非常危险,如果出现体力不支、脚下打滑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连环溺水事故发生。误区二是倒背控水,这样不仅会导致溺水者胃内容物排出,增加误吸入肺部的风险,而且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
遇到溺水情况,如何正确施救?祁青莲提醒,一旦有人溺水,一是尽快把溺水者救上岸,大声呼救,及时向周围的人求助,同时拨打110、120报警。二是尽快实施心肺复苏。把溺水者仰面放在岸边平地上,检查其是否有意识、呼吸和脉搏。如果其失去意识、呼吸不正常或者触及不到脉搏,应该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然后胸外按压30次;之后按照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的比例循环,还要注意防寒保暖。如果有呼吸心跳,应让溺水者侧身,便于呕吐,及时清除呕吐物。
“防溺水是每一位家长和孩子们的必修课。溺水在夏季最为常见,一般男孩比女孩多,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这两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溺水,一定要监管好。不仅仅是游泳池,现在家居溺水的防范也非常重要,比如家中的浴缸、储水的水桶等,家长切勿掉以轻心。”祁青莲说。
暑假期间,家长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子女不要到野外河涌、池塘、水库等没有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可选择去有保护措施的正规游泳场馆游泳。同时,牢记游泳“六不准”法则:第一不准私自下水游泳,第二不准私自结伴游泳,第三不准在没有家长和安全监护人情况下游泳,第四不准在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第五不准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第六不准私自下水施救。
场所
533家合格游泳场馆已开放
目前,佛山登记在册的游泳场馆有多少?开放情况如何?市文广旅体局行业和市场管理科科长汝百乐介绍,佛山登记在册的各类游泳场馆有767家,因疫情防控要求,截至7月19日,共开放533家。
市、区两级文广旅体部门高度重视游泳场馆的安全工作,近期对所有游泳场馆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对检查中发现未办证经营的,责令其立即停业,待验收合格、办齐证件后才能经营。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求场馆立即整改。
市文广旅体局还严格要求游泳场馆开放期间足额配备持有合法证件的救生员,平时加强对水中救护的训练,配备必要的物业安保人员、服务人员,要求各场馆设置显眼的水深标识和警示提醒以及充足的灯光照明。对未达到开放条件的场馆,坚决不允许开放。
此外,市文广旅体局严格督促场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加强对场馆的清洁、消毒,要求进馆人员进行测温、扫码登记、戴口罩等。
汝百乐提醒广大市民,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去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野泳。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另外,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打闹。如在游泳过程中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溺水急救常见误区
误区一
手拉手“人链”施救
这样做非常危险,如果出现体力不支、脚下打滑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连环溺水事故发生。
误区二倒背控水
这样不仅会导致溺水者胃内容物排出,增加误吸入肺部的风险,而且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
正确施救法
一尽快把溺水者救上岸
大声呼救,及时向周围的人求助,同时拨打110、120报警。
二尽快实施心肺复苏
。
把溺水者仰面放在岸边平地上。如果其失去意识、呼吸不正常或者触及不到脉搏,应该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然后胸外按压30次;之后按照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的比例循环,还要注意防寒保暖。如果有呼吸心跳,应让溺水者侧身,便于呕吐,及时清除呕吐物。
儿童游泳“六不准”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私自结伴游泳不准在没有家长和安全监护人
情况下游泳
不准在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准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私自下水施救
文/珠江时报记者郑慧苗通讯员黄毅
(《暑假防溺水 牢记“六不准”》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佛山普通高中补录征集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