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政法系统“亮剑” 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南海政法系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质效

来源:珠江时报2021年04月27日    

■南海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学习知识产权权利义务告知书文件并讨论文书送达流程。

■南海公安打掉一个加工、销售假冒名牌化妆品的犯罪团伙,查获一批作案工具和涉案物品。

“我收到权利义务告知书了,希望你们依法处理,销毁扣押赃物……”今年4月,某品牌服装的负责人在收到知识产权权利义务告知书后,给南海区人民检察院打了一通电话。在接到电话后,南海区人民检察院予以采纳,充分保障了权利人的相关诉讼权利。

发出知识产权权利义务告知书,能让被侵权人及时享有司法知情权、参与权和诉讼权,这是南海区人民检察院提高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案质效的举措之一。

对市民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生活幸福感。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消费市场、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记者了解到,全区政法队伍正深入贯彻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关部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重拳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并推出一系列有助于提升知识产权案件办理质效的举措。

侵权造假露头就打

简陋的加工环境,随意摆放的瓶瓶罐罐,你常用的科某氏、理某泉、海某之谜等网红化妆品,可能就出自这种小作坊。此前,南海公安打掉了一个加工、销售假冒名牌化妆品的犯罪团伙,查扣3万多瓶假冒化妆品,涉案价值600多万元。最终,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南海公安分局加强部门联动、警企联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侦破一批大要案件,打掉一批犯罪链条,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南海公安分局经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已联合市场监管、烟草、文化等行政执法部门联合行动上百次,对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和案件高发地等重点地区,以及农业、药品等重点领域的清理排查和打击整治,清查店铺、可疑企业上千间,有效遏制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

针对南海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量多的特点,南海公安以各级商协会和行业组织为“牛鼻子”,建立“经侦大队—区总商会”“派出所—镇商会”区镇两级警企协作机制,夯实公安打击侵权假冒的基础。

围绕侵权假冒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南海公安分局充分运用智慧新警务、智能化手段,加强线索排查,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对于跨区域、系列性案件,该局坚持报上级公安机关全链条打击,力求全面查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

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4月,南海公安分局共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8名,逮捕34人,涉案价值5400余万元,查获假冒伪劣的口罩、手表、书籍、服饰等商品10万余件。

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普法宣传,提高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4月19日,南海区人民法院还就被告人李某钦假冒注册商标案,被告人李某业、许某、谢某林假冒注册商标案,被告人陈某坤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分别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并通过中国庭审公开网进行网络直播。

不断完善办案机制

“近年来,南海区知识产权类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案件占比较大,常见的有生产、销售假冒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服饰鞋类、化妆品等。”南海区人民检察院金融与知识产权检察室检察官王全介绍。

面对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存在网络取证难等问题,南海区人民检察院通过不断完善办案机制,以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办理、职责统一履行的模式,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的整体效能,全方位对知识产权提供司法保护。

以出具知识产权权利义务告知书为例,今年以来,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已发放近40份知识产权权利义务告知书,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知识产权案件是专业性较强的案件类型,对检察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不仅要精通刑事法律规定,还要突破专业壁垒,了解涉案行业的基础知识,比如计算机网络等。”王全介绍,现在检察院鼓励案件承办人走访涉案企业,学习甄别产品真假,更好地定性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接下来,南海区人民检察院将加强知识产权专项调研,形成司法办案指引。“我们会在办好刑事案件的基础上,结合刑法修正案、新《著作权法》以及最新的知识产权相关司法解释,深入开展法律理解和适用调查研究。”王全表示,将积极梳理知识产权领域高发、多发案件的类案审查要点,形成类案审查指引和证据规格标准,提高案件办理的精准度和精细度,进而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办案“一体化”典型案例。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杨慧程虹通讯员南检宣张羽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