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公园”南海 全民享绿

南海区持续推进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实现从“浅绿”到“深绿”质的飞跃

来源:珠江时报2021年03月12日    

■小朋友在桂城关爱公园的树荫下玩耍。(资料图片)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丹灶金沙岛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三山高铁公园创新桥下空间生态开发新模式,启动建设13个万亩千亩公园,全面实施20个河心岛生态修复,2020年新增绿化面积5626亩、新建成碧道20公里……

为大地植绿,在心中播绿,近年来,南海区持续推进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逐步构建了“乡—城郊—城区—社区”“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多层次生命协同绿色生态体系,实现了从“浅绿”到“深绿”质的飞跃,让百姓乐享绿色福利。

见缝插绿

生态绿廊织密城市绿网

连日来,三山新城“高铁公园”盛开的黄花风铃木成了“网红”。公园上,高铁列车呼啸而过;高架桥下,黄花风铃木繁华相送。“开往春天的列车”成了三龙湾南海片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真没想到,过去脏乱差的高铁桥底还能变成这般怡人景象,我们又多了一个休闲好去处。”市民黄女士说。

从“桥下灰”蝶变成“生态绿”并非偶然。在南海,多条高铁线穿城而过,但高架桥下的环境整治却成了难题。“桥下的土地产权管理是铁路部门,地方政府不好弄。”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与广铁集团沟通协调,南海创新性地提出以地方政府建设、政企联动管理的模式建设“高铁公园”,以绿地为主体功能,融合体育、湿地、铁路文化等元素。仅此一举,南海便新增绿地面积660亩。

高铁公园只是南海区见缝插绿的一个缩影。中心城区绿化用地不足,是制约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病”。为突破城市绿化的土地“瓶颈”,南海通过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开展立体绿化等方式,实现“能绿尽绿”。

2018年至今,南海区累计实施公园绿地、河涌整治、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文明建设项目495个,投资额超过30.61亿元,新增绿化面积约2.35万亩。目前,全区共有市政公园155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9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4.91平方米。

南海还大力推进碧道建设,今年1月正式投用的佛山水道(沥桂段)南岸东段,不仅有滨河步道、儿童乐园,还有灯光秀,成为一家大小“打卡”的好去处。据悉,2020年南海新建成碧道20公里,通过打造一条条以水为脉的生态廊道,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亲水、看花、见绿。

全民享绿

打造13个万亩千亩公园

今年春节,丹灶镇金沙岛迎来了不少游客。金沙岛是南海区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率高达95.83%。公园设有42.3公里的休闲绿道,沿着绿道悠然慢行,沿途湿地景观醉人,绿树婆娑,碧波荡漾,鸢飞鱼跃……“金沙岛变化很大,更大、更绿、更美了。”市民张先生说。

据悉,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总面积3403亩,其中复垦复绿1098亩、核心区483亩,是南海区目前面积最大的村级工业园复垦复绿类项目。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方丹灶镇翰文文化公司总经理谢小辉介绍,通过实施水环境净化、外来物种铲除、本土植物复种等工程,如今湿地公园内鸟类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多,甚至已成为白鹭的天堂。

变化的不仅仅是金沙岛,2020年,南海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成片大面积绿地建设,启动建设13个万亩千亩公园,让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除了大型万亩千亩公园外,家门口的社区公园也在不断升级。南海区通过对城中村废弃地、闲置地、旧社区空间等进行改造,精雕细琢建设了一批“口袋公园”“街心公园”,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入园”。

家住夏北社区的李婆婆,对这些年家门口的变化非常满意。“走出家门,道路两旁多了很多绿植和花卉,空气非常清新,夏北中心公园改造后,我每天都能带着小孙子在公园里玩,日子很是惬意!”李婆婆的感受正是众多南海市民的一个缩影。

如今,放眼南海,满目绿意盎然,处处芳菲浸染。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山公园、半月岛公园、千灯湖公园、金沙岛公园等千亩万亩公园铺展延绵,而一个个点缀在社区的公园则化身“颜值担当”,让市民在家门口畅享绿色福利,哪怕上班下班,也是繁花绿树相送、处处皆景。

心中播绿

植绿护绿爱绿成新风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在为大地植绿的同时,南海更注重心中播绿,让植绿、护绿、爱绿的意识不断深植于百姓心中。

义务植树活动是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2020年,南海共开展19场义务植树活动,种植约3万株苗木,新增绿化面积约600亩,掀起了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南海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26万人次,义务植树尽责率为90.1%,全民绿化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都明显提高。

“播绿”从娃娃抓起。目前,南海已建设了众多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科普实践,并通过举办“森林城市绿色家园”征文绘画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播种下守护生态、呵护绿色的理念。

此外,南海还加强林地资源保护,一方面全面加强对森林重点火险区域、重点地段管控,另一方面开展“森林督查”、“打好违法建设侵占林地治理攻坚工作”等专项行动,打击非法破坏林地资源行为,进一步加强林地资源保护。

数读南海创森成效

30.61亿元

2018年至今,南海区累计实施公园绿地、河涌整治、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文明建设项目495个,投资额超过30.61亿元。

2.35万亩

2018年至今,南海通过见缝插绿、立体增绿等方式提升绿化质量和水平,已新增绿化面积约2.35万亩,完成五年增绿总任务(4.07万亩)的57.74%。

24.91平方米

目前,全区共有市政公园155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9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4.91平方米。

90.1%植树尽责率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南海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26万人次,义务植树尽责率为90.1%。

13个

2020年南海启动建设13个万亩千亩公园,其中万亩公园8个,千亩公园5个。

文/珠江时报记者黎小燕通讯员李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