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迎接新高考 名校备考有“法宝”

广东2021年新高考考试安排新变动较多,南海各学校正扎实备考

来源:珠江时报2021年01月20日    

■晚修时间,石门中学老师在辅导高三学生。 图片由学校提供

■南海中学高三学子在班上学习。图片由学校提供

日前,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公布。相较2020年,广东2021年新高考的考试安排有较多新变动,涉及考试时间增加至3天、考试科目调整为“3+1+2”、数学科目不分文理等。

1月23日至25日,广东省将面向全省2021年全体高考考生开展一次高考适应性测试,该测试严格按照夏季高考规范全流程组织考试、评卷、成绩公布、计划编报、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模拟演练。

作为广东“新高考”第一届考生,南海区高三学生备考进度如何?有哪些好经验、好成果值得分享?南海教育系统从区级层面做了哪些部署和规划?让我们来听听南海教育部门及名校的做法分享吧!

部门行动

南海区教育局:

加大投入建设新考点用“大数据”服务学生

南海积极应对新高考综合改革,在政策宣讲、考点建设、考务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南海区教育局招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应政策的调整,南海加大投入建设新的考点。2020年投入近300万元,建设大沥高中和盐步职业技术学校两个标准化考点,2021年将安排近450万元建设狮山高中、九江职业技术学校和南海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三个标准化考点,减轻考试任务对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让更多的考生享受就近考试的便利。

此外,2020年10月,全区开展面向高中学校的新高考主题考务培训,邀请省考试院领导主讲新高考下的政策宣传。

教育教学质量长期领跑全市乃至全省的南海,利用信息化建设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学教研质量,为提高全区高考成绩奠定基础。

“在全区高一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时,我们进行了较大样本的统测,获得了一些可靠的数据,比如学生的优势学科选择和成绩分布情况,为学校在指导学生选择考试科目时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我们通过观察全省各地高考报名情况,考虑各学科选报结构,指导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室主任程益贵介绍。

南海教育大数据平台的运用,还对教研室进一步研究教师调配、教室调整、生涯规划、选课走班等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程益贵表示,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家长意愿的基础上,也考虑学校学科师资情况,根据各学校实际开设课程;学习先行地区的经验,实行小走班和分层分类教学,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名校备考

石门中学:

提供生涯发展与学习规划“双指导”

在朴素教育办学思想的指引下,石门中学高考成绩连年创新辉煌。新高考方案发布后,该校又会拿出怎样的“备考法宝”?石门中学副校长何轩表示,考试方案的公布对目前的备考节奏“没什么影响”,备考按照学校原定节奏进行,只是在志愿填报方面有些“未雨绸缪”。目前,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正在研究制作微课,引导学生、家长提前学习填报志愿的方法。

石门中学的教师十分注重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省市区教研活动,学校也会定期邀请省内外专家开展讲座,让老师们从新高考试题评价角度了解命题原则和要求,从而起到引导教学的作用,把高考评价体系落实到各科。

为了给老师提供方便学习的途径,从高二年级开始,石门中学与省内外名校建立了联考和联合教研体系。“联考实际上是搭建了一个平台,每个学校研究的方向、掌握的程度有所不同,从各校对试题的命制,可以看出大家对新高考的研究情况。”何轩表示。

进入高三这一关键时期,石门中学将该校的导师制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且根据新高考的要求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导师以往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学业、心态指导,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动态,现在又增加了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何轩说,学生在高三阶段对所选科目的时间分配和动态跟踪时有困惑,而且每个学生情况不一样,导师制小组在这方面就派上了用场,导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提供生涯发展和学习规划方面的个性化指导。

对即将到来的适应性测试,石门中学也非常重视。考前,学校对家长、老师、学生都作了动员,常态化开展模拟测验,提高学生对试题的适应度。年级也对各备课组一轮复习进度进行复盘,促使教师更科学地安排工作计划,确保考前的教学内容基本覆盖高考考点,并引导学生按照每周学习清单复习第一学期所学内容,以实现“精细化备考”。

南海中学:

赴名校取经,加强集体备课

为备战新高考,南海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傅陆根多次带队到河北、山东、福建学习应对新高考的先进经验,连续召集学校高三级委研究和解读方案,先后组织了备课组长、班主任、全体科任教师等不同层面的研讨。

南海中学高三级分管副校长杨剑指出,该校高三教师人手一套《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各学科新教材,备课组长组织成员进行多轮研究。另外,从增强管理实效、落实方案解读、优化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升备考实效。

“从班级管理角度,南中高三年级12个组合均有开设,基本能够保持行政班与教学班一致,在对新高考制度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充分结合了学生兴趣及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开设和班级管理。”杨剑介绍。

此外,南海中学还在家长会、级会上,向家长、学生解读新高考政策,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也会跟同学们讲解新高考评价、录取等原则,让考生做到心中有数。

杨剑表示,学校对新高考的“3+1+2”科目设置进行了优化,师生进一步提高“3+1”的重视程度,增加数学、物理等学科的随堂训练量。优化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生涯教育等课程,加强第二课堂活动质量,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得到发展。

“我们从年级层面、班级层面做好思想动员。针对教师群体,发起备考倡议书;针对学生群体,通过年级广播、通过班主任主题班会进行思想动员,做到全体师生都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次适应性测试。”南海中学校务处副主任、高三年级主任宋建奎表示,学校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加强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鼓励教师相互听课学习。同时召开年级会议,做好年级、班级学习挑战赛的工作,掀起一股学习竞赛的高潮。另外,学校还加强各项课堂和宿舍巡查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区辉成通讯员秦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