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让每一位学生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南海执信中学扎实推行“希望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

来源:珠江时报2020年12月26日    

■南海执信中学致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 (通讯员供图)

扫码报名参与佛山名校风采展活动

西樵山下,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底蕴深厚的素质教育明星——广东省一级学校南海执信中学熠熠生辉。

南海执信中学创办于2000年9月,秉承广州市执信中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共享广州市执信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崇德瀹智、文化熏陶、协调发展、终身受益”为办学理念,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对未来充满希望”为育人理念。经过20载耕耘,南海执信中学通过个性化教育模式、“四环四导”高效课堂模式、特色课程体系,扎实推行“希望教育”。

近年来,该校又创新提出“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未来”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的教育设计,实现学生身体健康、心态健康、三观健康的目标。

推行个性化教育管理模式

作为完全中学,目前该校共有师生近3000人,初高中教学班67个。根据“让每一位学生都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育人理念,南海执信中学提出了初一至高三让每一位学生都充满微笑、充满自信、崇尚优秀、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和走向成功的不同阶段育人目标。学校对初中生进行爱好兴趣激发和培育,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和规划,并积极推行个性化教育管理模式。

“在学习上,语文成绩步入前10名,理解好每堂课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在行为习惯上,制定每天学习和锻炼的小计划;在身体健康上,晚自习后和同学相约足球场跑步3圈;在心理性格上,要足够了解自己,定位自己;在自我成长上,坐姿更端正,少挑食……”在初一(3)班谢同学的“微目标”图表上,整齐地写着这学期各方面的小目标、实施策略以及预期效果等,在老师的指引下,一步步激励着她不断向前。这是南海执信中学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一个缩影。

南海执信中学依据学生特质与学习情况,制定“微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一对一跟踪指导,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此外,每班安排3位班主任,分别是首席班主任和两名个性化班主任,分别管理2个班务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更加悉心的指导。

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需求

南海执信中学在重视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严格按照教育部门规定开设课程的同时,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创造性地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教学课程,包括综合艺术课程、传媒艺术专业课程、美术专业课程、音乐专业课程、体育舞蹈课程、国际双语课程等。

其中,传媒艺术课程是全省高中阶段首创课程,包含播音、主持、编导、表演等专业方向,分小班教学。课程由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专家评委应天常教授、国家一级播音员韩杰等任教,为更多具有特长的学子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

近年来,该校在传媒艺术教育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自开办以来,传媒专业学生术考100%上本科,传媒班本科以上双上率达80%。其中,郑辉耀同学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王斤伯同学被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录取、罗子盈同学被暨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粤语)专业录取。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程

近年来,南海执信中学创新提出“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未来”,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程,从体育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三大方面,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态健康、三观健康”的“三康”观念。

篮球场、网球场、溜冰场、排球场、汽车模型赛车场、激光射击场、多功能室内体艺馆……丰富多样的体育设施为学子们强身健体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学校还开展体育与健康通识课程、体验舞蹈专业课程、体育专项训练课程、丰富体育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体育教育氛围,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在心理健康方面,南海执信中学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余,还定期开展心理团辅活动和排查工作,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培养学子们积极乐观、笑对人生的好心态。在德育方面,南海执信中学通过“搞活动、抓常规、常表彰”三大抓手进行落实,并在学校范围内设置各种党建知识元素,培养具备担当精神、果敢气概、自信情怀的优秀青少年。今年,南海执信中学共有12名学生被评为南海区新时代好少年。

■相关链接

邀您参与名校风采展活动

12月27日,南海执信中学将参与由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珠江时报社主办、星火教育冠名,在南海益田假日天地举行的2020佛山名校风采展活动。现场,学校招生办负责人将分享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亮点、师资力量等内容,各校还将设置咨询展位,并邀请优秀家长和学生分享在校心得体会等。

南海外国语学校、佛山外国语学校、佛山市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听音湖实验学校、加美实验学校、和顺一中、顺德一中实验学校、佛山市诺德安达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将参加活动。

接下来,主办方还会陆续推出记者名校探营、校长专访、云看校、名校行等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不设年龄、地域限制,家长只需凭票入场即可。家长学生可提前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报名,锁定活动“入场券”。

文/珠江时报记者何泳谊通讯员毕锐蓝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