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新和村落实国家惠农政策,39户村民种植水稻近700亩
保住“米袋子” 鼓起“钱袋子”

■新和村水稻长势良好。

■村干部和保险专员一起核对晚稻种植面积。
晚稻抽穗时节,稻田碧波荡漾,翠绿中点缀着象征丰收的黄。连日来,来自农业部门委托的水稻种植保险专员活跃在狮山新和村田间地头,用无人机测晚稻种植面积。为响应国家及各级粮食安全保护政策,狮山镇官窑新和村39户村民种植水稻近700亩,谈及新和村落实国家这项惠农政策,多名农户表示“开心”。
政策鼓励种水稻村民积极认种
9月15日下午,记者随新和村党支部副书记黄健鹏、新和村布南东经济社社长黄伟福以及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中心支公司农险专员黎协超一起,到田间地头测量水稻种植面积。在村干部的协助下,黎协超已连续多日借助无人机以及卫星定位图,测量南海区狮山镇水稻面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鼓励农民多种水稻。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米袋子”安全,根据各级文件精神,狮山镇制定了《狮山镇规模化水稻种植奖励方案》,并于2020年8月出台。当年,新和村两户村民得到政府水稻种植补贴,大大激发了村民水稻种植的积极性。
2021年,狮山镇出台《狮山镇2021年晚造水稻种植奖励方案》,根据该方案,狮山镇水稻种植奖励面积拟定1766亩(其中官窑社会管理处981亩、小塘社会管理处550亩、罗村社会管理处115亩、大圃社会管理处120亩)。每个奖励对象水稻种植面积需要达1亩或以上,每亩水稻现场目测估产不少于400斤。
新的水稻种植奖励方案出台后,村委会召集各经济社社长开会,宣讲水稻种植的好处,并免费给农户发种子,并牵线帮助村民用拖拉机耕地,用无人机除草、杀虫,减少人力劳动。各经济社社长向村民传达政策信息后,村民踊跃报名。今年,新和村共有39户村民申报水稻种植面积近700亩。
回归农田种水稻助力乡村振兴
一名老村民告诉记者,新和村10年前大面积种植水稻,还有马蹄、番薯、冬瓜、西瓜、雪梨瓜等。但由于亩产不高,加上收割靠人力,经济收益不理想,很多村民便逐年放弃了水稻种植。
黄健鹏介绍,新和村有5000多亩土地,其中3000亩是基本农田。近两年,狮山镇乡村振兴工作如火如荼,借助政策优势,为村民办实事,是新和村委会关注的重点课题。
村民黄启炎说,他种上了约10亩水稻,并且享受到了政策扶持。布南东经济社村民邓阿姨表示,她十多年前种过水稻,这次虽然只是种了一亩水稻,但感到非常开心。
南海区农业科技龙头企业——佛山市洪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洪盛公司”)就位于新和村。当日下午,该公司有工作人员正在收集新采的豆角,黎协超测完水稻面积后,该工作人员签名作证。
洪盛公司共种植水稻44.2亩。该工作人员介绍,公司种水稻主要是用来改良土质。过去农田长期使用鸡粪等农家肥,土地容易咸度过高,变得板结。
在新和村的大力支持下,洪盛公司发展稳健。目前,该公司种有豆角、菜心、西兰花、生菜、青瓜、木瓜等农作物,可向市民批量供应。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金晓青
(《保住“米袋子” 鼓起“钱袋子”》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党课进企业 激发职工“闯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