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首批里水好物墟日文化平台启动,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起来“趁墟” 欢购里水好物

来源:里水社区报2022年09月20日    

    ■首批里水好物墟日文化平台启动。

    ■里水企业生产的优质产品。

    ■二十世纪90年代初的里水墟市。

    (资料图片)

    9月16日,“里水欢乐购,墟日大折扣”首批里水好物墟日文化平台启动,目前已进驻20家里水企业,甄选了一批里水特色产品及场地,通过大力宣传引流,由企业提供折扣优惠,吸引市民到企业生产基地参观、体验、消费,号召大家一起来“趁墟”。现场还特别聘任了6名“里水好物推荐官”,以电商新业态、新媒体流量赋能企业营销,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打造墟日文化平台扩内需

    “墟”即集市。南海“墟”文化源远流长。今年6月22日,里水镇召开“千亿投资开启里水发展新征程”新闻发布会,重磅发布了“12345”推动内循环三年行动方案,并着力“增投资、强科技、促内需”,构建镇域内循环新发展格局,目前已成功举办各类供需活动45场。

    为积极推进该行动方案,今年6月,佛山首个镇级线上商城——“里水好物”正式上线。该平台是由里水镇政府牵头打造,背靠“梦里水乡”和“粤游里水”两大新媒体矩阵,利用“公域+私域”流量为企业多方引流,推动资源整合,助力产业发展,在疫情下找到新增长点,成了里水企业线上精准营销的新商路。

    为让市民有更好的购物体验,里水还推出线下购物平台,启动首批里水好物墟日文化平台,号召大家一起来“趁墟”,通过结合传统墟日文化和现代消费特点,打造热烈活跃的购销场景,擦亮本地优质企业及名优产品品牌。

    里水镇镇长邓秀娟表示,希望通过“墟日”“趁墟”的情怀和记忆,向社会、企业、年轻消费者展示“墟日”文化,拉动购物消费。

    探索网红与企业深度融合

    参加首批里水好物墟日文化平台的,都是里水人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和产品,如唐彩全卫定制体验馆、莱思丽、骆驼户外运动城、梦所睡眠文化博物馆等。佛山市源田床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泓业认为,打造里水好物墟日文化平台,是对企业品牌的很好宣传,可以直面消费者,推介企业的好产品,促进消费。

    随着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红经济具有愈加广泛的影响力。为探索企业产品与电商结合的新路径,里水积极探索本土网红与本土企业深度融合,全力推介里水区域品牌和地方特色产品,现场聘任了6名“里水好物推荐官”,以电商新业态、新媒体流量赋能企业营销,助力实体企业转战布局全域营销,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其中包括抖音平台粉丝量超800万的“小影夫妇”、粉丝5000万的淘宝女鞋头部品牌苏茵茵等。佛山市金臣丽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德臣表示,公司现有抖音头部达人主播小影夫妇等一批网络达人账号,在广佛里智慧慢城电商直播基地,小影夫妇自今年3月份进驻后已打造了主播训练营、直播超市等系列电商配套,连续举办了超百家企业参与的直播选品大会。接下来将把里水好物用直播带货的形式向全国各地推广,让更多人知道里水的好产品,赋能主播及品牌实现电商价值。

    里水镇党委书记黄伟明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好产品与消费者未能有效连接。里水搭建线上线下扩内需消费平台,让消费者实现了就近体验和消费,希望通过平台对接,让里水企业产品通过市民口耳相传传播出去,扩大内需消费,让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更有发展信心。接下来,里水将会持续举行相关活动促经济发展。

    /延伸阅读/里水人的“趁墟”情怀

    “里水2、5、8!”“和顺3、6、9!”这是在玩数字游戏吗?不,这是里水老街坊最熟悉的“趁墟”日子。

    在年轻人热衷于手机购物时,每逢“墟日”,有一帮里水街坊依然会拿起菜篮或购物袋去“里水墟”“和顺墟”这些传统墟日“趁墟”。他们“趁墟”,“买”的是一种情怀、一种仪式感,甚至是一种难忘的回忆。“里水欢乐购墟日大折扣”活动启动,让对“墟市”难以忘怀的人圆上“趁墟”梦。

    据里水镇志记载,里水地区有7个墟市,最旺的是里水墟、麻奢墟。其中里水墟位于里水河北岸,即今里水镇城区内。

    年逾七旬的里水街坊陈宇宙说,以前的里水墟很热闹,五乡十村的人来趁墟,熙熙攘攘,摊位从现在的镇政府一路摆到十三层(农行位置),入市的有猪牛羊、鸡鹅鸭、番薯芋头、萝卜青菜,还有各种日用品、农产品,墟市好像一条喧闹的河流。

    对于80后刘正生来说,“趁墟”的日子,就是快乐的日子。瓜果堆积,新衫、新鞋摊位一个接一个,在那个年代,只有“趁墟”才能买到平时吃不到的零食水果、换掉破烂的凉鞋,每次去墟市都异常兴奋和期待。跟着大人们逛完一处又一处,跟商家讨价还价,人声沸腾中获得的快乐永远忘不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升级,当年热闹的墟市消失了,但“2、5、8”“3、6、9”的墟日却传承下来了。里水街坊谢泽光时不时还会到里水墟逛逛,墟市已搬了地方,物品更加丰富,人流依旧熙攘,只是没有了当年的“墟味”。但只要发现好产品,他依然会介绍老友们去帮衬,老板生意好,他也很开心。

    “墟”,是一种生活趣味,是民俗文化的构成部分。

    95后邓施恩说,更多是从祖辈、父辈那里听来关于“墟”的印记,但很难体会到“墟”的内涵了。如今,对于年轻人来说,“双11”购物快捷又便宜,但每当遇到货不对板时,觉得还是墟市购物更有保障。

    无论是为了回应街坊的情怀,还是满足年轻人“够便捷、有品质、体验式”的购物诉求,“墟”都不应该被丢失,而是要去传承,并赋予新的内涵。

    那么,如何将“墟”与现代的“买买买”结合起来?这不,里水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里水欢乐购墟日大折扣”特色活动,就是借鉴“里水墟”“和顺墟”这些传统墟日的概念,融入当前里水生产的最具特色的好物产品,让消费者在家门口就可买到高性价比的心水好物,又能让大家重温“墟”的韵味、再创“墟”的新体验。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欧林菊通讯员郭璀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