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汤南
◎谢泽光
金秋十月,我和文友又一次踏足闻名遐迩的汤村。汤村位于里水镇北部,紧邻鼎鼎有名的旅游景区贤鲁岛,有着800多年的历史,在南海区和佛山市内,是历史悠久的村落。
汤村最美的景致主要集中在汤南、元龙两个自然村。村后小山以种植竹树为主,常年青翠欲滴,白云掩映,翠色环绕,连片古建筑展现在眼前。无论朝阳喷薄,还是夕照长塘,你只能惊叹:美,实在太美啦!
汤村是里水镇“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乡村振兴连片精品示范线路的重要节点,也是里水历史文化重要支点之一。品味探究汤村的别样风采,首推汤南村。汤南村是佛山市首批活化古村落之一,2010年被评为“南海区十大古村落”及“南海区十大最美乡村”。关于汤南村的介绍报道,数不胜数。再次走进汤南村,笔者想从“文化汤南”的角度探究其特有的风采。
走进汤南村,我是怀着崇敬之情的。早几年,我写过一首关于汤南村的小诗,名叫《汤南印象》。这次村长见到我这个老朋友,我们高兴地边走边聊,话题自然是这里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我由衷佩服汤南人对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行动。这里自然就要探究一下,为何历经数百年之漫长,汤南的古建筑仍然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
先说往日汤南的荣光吧,多年来汤南村迎来一批又一批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他们在惊叹、赞美之余,给了汤南一个荣光的名字:“古代大学城”!南海区北部一个小村落,何以赢得如此有深意的名号呢?因为这里曾经拥有39间社学、私塾,到今天仍有近20间赫然在目。
我计算过一笔账,只有数百人口的小村,拥有数十间私塾是什么概念?如果把每间私塾当作一个班计算,也可称得上是一间有规模的学校,而且是小班制的实验类学校。这是汤南人足以自豪的创举,他们在几百年前就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而在这背后,我们不难推断,过往的汤南是何等的富足殷实,仅是教师先生看来也不少于40名吧!村长听了我的话,微笑地点了点头,十分自豪。我话题一转,指着古建筑群的两侧那排规划合理,与旧建筑互相映衬、和谐结合、崭新别致的小洋楼式新居,村长笑得更加自豪了!
汤南古居得以较好地保存,是因为这里浓厚的崇文尚学的氛围,教育一代代汤南人与众不同的对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因而人们世世代代呵护着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在汤南,每个门楼阁落无不在展示昔日的荣光,每一处崭新村居更闪耀地述说着今天的辉煌。正是在文化的浸染下,汤南人才辈出。古有进士及第,今有学者精英。
最为可贵的是,在这种崇文尚学之风引领下,村民文化意识浓厚,和谐相处蔚然成风。笔者多次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发现这里的人言谈不俗、举止庄重、亲切真诚,这毫无疑问是长期生活在浓厚文化氛围中的结果。这里不妨多说个例子。汤南村街前巷尾,每个地方都是洁净的,极少看到人为垃圾随处遗落。这里常常比城区地段还要洁净,这同样是在文化的渲染下人们素质水平的体现。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实施,汤南村更是借着原有的不可多得的文化底蕴优势,继续跨越提升。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呈现可贵的新亮点。里水在全力打造梦里水乡一日游核心景点的同时,引进汤南古村深厚的文化文教底蕴,吸引外来投资者进行文化建设投资,现已建成颇具规模的私塾博物馆,并计划打造连片国家教育基地,传授传承国学文化,打造研学基地,吸引各方文化资源及团队进驻。2019年7月,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走进乡村看振兴”摄影视频大赛启动仪式暨首次采风活动在汤南村举行。同年,佛山市、南海区两级作家协会创作基地落户汤南。这些都是文化汤南魅力的体现。
“穷而读书富,富而读书贵。”于汤南,我的感悟是:往昔因崇文尚学而富足繁荣,未来将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走向更加繁荣富强。整理/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
通讯员麦倩姬
(《文化汤南》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