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那些年,我家贴过金粉篆书春联

来源:罗村社区2022年01月28日    

◎丁峰

小时候的记忆里,除夕,母亲系着围裙操持年饭,父亲负责张罗春联,开封珍藏的春茶。家里的春联父亲一直不让买印刷品,总喜欢让哥写楹联,说手写的春联有墨香有味道。现在回想起来,其实,父亲要的是过年写春联的庄重仪式感。

父亲去老城笔墨社里选了最好的红纸,这纸入墨不洇,还泛着光泽。哥说:“这么多年一直用墨水,今年换用金粉写小篆吧。”父亲赞同,说:“金字红底,色泽明亮,也喜庆。”父亲喜欢哥的小篆作品,金粉字写成的百寿图,父亲一直挂在堂屋的西墙,经年不换,小篆书写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横幅也一直挂在客厅的东壁,已微泛黄,只要是哥写的东西,父亲都爱不释手。春联,父亲更喜欢哥用篆书来写。

年三十那天,父亲早早地催着写春联,哥买了轻漆与金粉加入松香水调和,一直调到墨随笔锋随心所欲的粘稠度。哥手悬狼毫,聚精会神,濡墨落笔,像绣花一般,巧驭毫锋,落笔生花,泛着金光的字落在鲜红纸上就格外耀眼明亮。操管泼墨的活归哥,我打下手,虽不能捉笔,却忙得不亦乐乎。我主要起镇纸作用,这摁一下,那拉一下,递过来,摆下去,把有限的空间尽可能有序摆上更多的条幅。我兴趣盎然地辩认着墨迹未干的小蝌蚪。堂屋桌上地上,皆摆满了金字春联,红彤彤的一片,家里顿时充满了年的味道。父亲端坐着,沏上一壶新茶,不时指点着。墨迹未干,我便急不可待地端凳当梯,把门楣清理干净。我家祖屋门户多,按规矩,大门、厅堂、卧室、厨房和庭院都要贴春联,甚至连水缸和米桶上也需斜贴一笺小条幅:“水星在此”和“年年有余”。迎眼处的院墙贴上“满园春色”。我提联登梯,大侄子纠查端正,鲜红的条联按平仄上下联的顺序次第贴好,门楣顿时光耀起来。金色篆字往往引来街坊四邻驻足观赏,老亲旧邻,也会上门请写几副,贴在自家门上,同庆同乐。

红彤彤的春联贴上门楣,居室以及庭院家里的角角落落,仿佛都被红彤彤的春联照亮了,古朴的老宅顿然生出新年的光芒,平添了浓厚的过年气氛,让人耳目一新。朵朵花开淡墨痕,浓浓墨香暖人心,美好的寓意,足证春联的意义,辞旧迎新,祈求来年幸福安康。

时光荏苒,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而与父兄一起写春节贴春联的往事,老宅堂屋里红彤彤一片的过年景象,一直镌刻在心里,弥久愈新,温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