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那时想当售货员

来源:罗村社区2021年06月25日    

◎李秀芹

年轻时在生产队里干活,老盼着下雨,雨天没法去地里干活,社员们便可以休工。妇女们特别是姑娘们便喜欢结伴进城去逛百货商店。那时的逛可真是“逛”呀,因为兜里一分钱都没有,只逛不买,母亲说我们是去给“眼”过生日的。

但看看也是饱眼福呀,那时的百货商店全县城就那么一家,虽然只有一层,但商品繁多,琳琅满目,针线、袜子、鞋帽、布匹、五金、副食、烟酒糖茶,一应俱全。我们逛呀逛呀,逛得可仔细了,能溜溜逛大半天,我们比商店的售货员还清楚哪件物品摆在哪个柜台上,左边还是右边。那时的商品全在柜台里放着,只有布匹一卷卷码放在柜台上,我们通常先逛布匹柜台,因为伸手就能摸到实物,不用看售货员那张冷脸。我们将拇指和食指伸进一卷布匹里,轻轻捻一下,试一下布的手感,有时观察售货员面部表情,如果她那天恰好吃了喜酒或受了领导表扬,面带笑容,我们还可以大着胆子将布匹扯出一截放在身上比量一下,仿佛穿上了新衣服一样喜悦。但多数时候是不敢这样做的,因为售货员冷着脸的时候多。

其实也不怪售货员态度不好,那时的我们一年四季不知道去逛几次百货商店,顶多买个针线罢了。不买还爱看,而且这个看,必须麻烦到售货员,要请人家将商品从柜台里、货架上递出来,看完后又不买,再让人家放回原处。一天售货员不知道接待多少我们这样的看客,换谁谁也烦呀。但又有什么办法了,那些摆在柜台里的大小货物着实稀罕,看好了等有钱肯定买的,但我们什么时候有钱自己都不知道。

那年夏天,我好不容易攒了五毛钱想买一双袜子,兜里有钱了,人也变得硬气,我让售货员从柜台里给我取袜子,取了一双又一双,取到第三双时,她明显不耐烦了,挂着脸问:“到底买不买呀?”我回嚷道:“怎么不买,买东西总要多看几双,挑一双满意的吧?”

售货员边将袜子扔在柜台上边用眼睛白我,那天买袜子让我生了一肚子气,回来路上发誓将来自己若生了女孩,一定让她长大当售货员,还要教育她,对待顾客要热情,一件商品拿一万次也不烦不恼,笑脸相迎。

后来我结婚后,果然生了个女儿,可不等她长大呢,商店的经营模式早改变了,都是自选商品,随便拿随便看,现在再逛商场,服务员个个热情得让人受不了,从踏进商场大门便有漂亮的姑娘弯腰问好,欢迎光临。每走到一处,只是路过,脚步压根没停留的意思,服务员隔老远便喊,让过去看看,化妆品让试用一下,食品让试尝,衣服让试穿。去超市购物,服务员更是热情推荐商品,一路跟随着介绍,弄得不买都感觉不好意思。

现在再有老伙伴们约我逛商场,我都拒绝:“不买东西,不去逛。”想来还是兜里有钱了,怕自己经不住服务员的热情和商品的诱惑,家里无用的东西太多了,少逛商场,便是“断舍离”了。给“眼”过生日已经被丢弃在旧时光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物质极大丰富,消费者地位也今非昔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