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的细节
◎王慰
“爸爸!你终于回来了,你去哪里了?停电了,屋子里好黑,我好害怕!”我站在学校门口,朦胧的月色下,形单影只。看到爸爸骑着自行车回来了,我极力忍住不哭,眼中还是泛起泪花。
“傻小子,爸爸当班主任了,今天家访去了,以后每天都会很晚才回来的,你要做个勇敢的男子汉,要学会独立,不要怕黑,更不要哭鼻子……”父亲牵着我的手回家,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安全感。
那一年,我六岁,父亲三十岁。“爸!我错了……”因为贪玩,成绩下滑,被父亲用“竹片炒肉”狠狠地修理了一顿。次日,我旷课去网吧痛痛快快玩了一天,晚上回到家,父亲坐在老旧的藤椅上,阴沉着脸,见形势不妙,我赶紧不打自招。
“儿呀!爸再也不打你了,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别后悔就行……”没想到的是,父亲并没有对我再次“家法”伺候,而是用春风化雨、苦口婆心的方式教育我。我幡然醒悟,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那一年,我十六岁,父亲四十岁。
“爸!买不到票,今年我不回家了。在外面过年也不错,正好体验一下他乡的年味。”年底,在外地工作的我给父亲打电话,我突然有一种翅膀长硬了的感觉。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是中国自古以来最隆重的节日,怎么能不回来呢?想想法子嘛,我们在家等着你回来吃饺子,看春晚呢……”我从电话里听出,父亲的语气比从前柔和了,语言却变啰唆了,唠唠叨叨的,那一刻,我感觉父亲变老了,老掉牙的感觉。
那一年,我二十六岁,父亲五十岁。
感觉从前的时光很慢,成年后,奔波劳碌,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已娶妻生子。一转眼,儿子六岁了,一如当年幼稚无知的我。
“老爸!我想把娃儿带出来上学,我还想在外面定居,您看如何?”我给父亲打电话,我以为他会高兴地同意,当年他可是不顾全家人反对,坚决把我从乡下带到他工作的城里上学的呢。不得不说,父亲当年的选择是有远见的,在城里上学,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今,我和父亲当年的想法一致。
“如果可以,我希望孙子能一直留在我身边,儿子也能一直留在我身边,老爸退休了,想和你们在一起,我是不是太自私了?”父亲在电话那头似乎在自言自语。我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如何劝慰他……
那一年,我三十六岁,父亲六十岁。
时光如流淌的江水停不下来,我在一天天成长、成熟,父亲在一天天衰老、沧桑。很遗憾,我无法将父亲倾注在我身上的所有关爱用影像真实还原,我只能用粗浅的文字“勾勒”出那些年父爱的细节。我知道,这些瞬间在别人眼里也许是很平常的,但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瞬间形象拼合出一个生动、朴素、慈爱、憨实的父亲的动感形象!
(《父爱的细节》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全家一起追红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