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初夏
◎丁峰
甫过寒入罗衣春尚浅的轻寒春日,又辞了小白浅红蒙短墙的谷雨季节,而时序如如不动,却帘外牡丹已枝残,芍药又谢,垂柳拂地,翠绿扑人眉头。暮春羞答答地徘徊着,夏天就来了,榴花点亮在绿枝间,送给我们一个真纯的五月,气温变得四平八稳,不再上蹿下跳,蔷薇笑看桃梨挂果,初夏是如此美好,怎么能少得了诗人们的诗意呢?让我们与诗人们一起感受夏的美好吧。
首夏犹清和,何必只恋春。李商隐的《晚晴》带给我们一个清爽怡人的初夏。“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这是李商隐离开长安,在远离党争的桂林期间写的一首诗。此刻诗人的生活安逸无虞,心情愉悦。
春夏之交的桂林是多雨的,雨霁后,诗人俯临夹城,看飞云冉冉蘅皋暮,低首看城外芳草未歇,雨后的小草们绿意盎然,张张笑脸娇嫩鲜翠,朝气蓬勃,神采奕奕的令人爱怜。诗人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沐浴在夕阳余晖下,感受着岭南初夏时节的气息,倍感清爽。归巢的鸟儿,轻盈地漫舞天际,用歌声表达夏日的到来,鸟儿们似乎都比平日里飞得更高了一些。初夏的清新与美好在李商隐的笔下更加诗意。有夕阳,有归鸟,有高阁和芳草,你在,我在,这就是最美的季节。
晚春兴味犹浓时,孟夏蜻蜓荷池。诗人杨万里一首《小池》,为我们带来一帧有言的初夏画图。“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积攒起来的春雨贵如油啊,泉眼很爱惜这股涓涓细流,悄然无息的注入小池塘,树阴明白泉的心思,把自己阴凉的柔枝遮着这柔和的波光,婆娑弄影,不让一滴清泉蒸发。蓄了一冬心思的小荷,开始一点一点往外拔节而生,亭亭玉立了,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风光。荷花与蜻蜓都长着一颗玲珑心,天真无邪,纯洁善良,彼此一颦一笑,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清新迷人。斑斑点点的日影透过树叶间的空隙,映在水里,树阴也映在水里,交织成一光彩斑驳、光影绰绰的立夏时节的荷塘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有了苏轼的初夏美景秀色,还是不够的。王安石觉得初夏的麦气和幽草也是喜人的。“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曲折的岸边有石桥、茅屋,溪水潺潺;暖风阵阵、麦子的气息扑鼻而来,让人感到非常惬意。绿树青草比春天的百花更美丽。初夏季节,还没到雨季,溪水水流不大,麦子长势喜人,绿树青草,令人欣喜。这样的初夏孕育着希望。
(《诗词里的初夏》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