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鲜甜爽脆 笋中美味

狮山罗村“明星农产品”朗沙沙口笋上市,赏味期至9月

来源:罗村社区2021年04月30日    

■刚挖出的沙口笋呈金黄色。

刚冒出头的沙口笋。

冯自均熟练地处理笋。

扫码尝一口爽脆

4月27日清晨6时许,淅沥沥的雨洒落在朗沙社区居民冯自均身上,他正穿梭在朗沙社区竹笋种植基地,忙着将一个个金黄饱满的沙口笋从土里刨出来。

又是一年食笋季。自4月中旬沙口笋上市以来,经营一家农庄的冯自均愈发忙碌。沙口笋上市引来不少食客,除了要顾好农庄的生意,他每天早上还要来竹笋种植基地,挖出新鲜的竹笋,运至农庄烹饪。

沙口笋供不应求

朗沙社区南星经济社是远近驰名的“沙口笋之乡”,也是佛山地区唯一仍保留着竹基鱼塘这种独有风貌的地方。每年食笋季,都有不少食客朝“笋”而来。

27日清晨,细雨绵绵,记者跟随冯自均来到竹笋种植基地。只见两边鱼塘泛着点点清波,被雨淋过的连片翠竹直立挺拔,片片细叶青翠欲滴,不少竹墩上都有冒出头的小竹笋。

冯自均是挖笋老师傅,只见他挥动着铁铲,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把泥土铲开,一个金黄色的笋在泥土中逐渐露出来,靠近笋底部的泥土难以铲动,冯自均举起专用锤子,向铁铲尾部凿击,铁铲一点点深入泥土,最后用力一提,笋终于松动了。捧着刚挖出来的笋,冯自均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外来笋的笋身很白,而沙口笋笋身则是金黄色,笋头肥大,像个烟斗,软壳细纹是最好的。”冯自均介绍,沙口笋之所以远近闻名,与这里的水土环境密不可分。朗沙位于东平河与汾江河交汇处,泥土中含沙量较多,在长期冲积中形成特殊的土地酸碱度,特别适合笋的生长。

“施肥的多少和施肥的时机,都会影响笋的生长。”冯自均今年开始承包竹林,竹林正好是第二年产出竹笋,每一墩竹他都会用心照料。“按照去年的估算,这里一墩竹笋一年能产大约100斤,这一整片有300墩,今年起码能产3万斤。”冯自均说,但由于前段时间春旱,雨水较少,沙口笋目前的产量受到影响,一天只能挖出200斤左右,价格也因此轻微上涨了。

但价格从来不是阻碍食客觅食的因素。“我现在每天挖的笋都不够自己农庄用。”冯自均说,每天沙口笋都供不应求,禅南等多地食客都会寻到朗沙来,甚至还有广州的食客,特意开车过来只为尝一口鲜甜的沙口笋。

5-6月是尝鲜最佳时节

金衣白玉,笋有着“蔬中一绝”的美称,而朗沙笋更是其中翘楚。

冯自均不仅会挖笋,更会烹饪笋。带着刚挖出的沙口笋,记者随他前往农庄。“这个农庄开了十几年,我做笋菜也有十几年了。”冯自均说,朗沙人种笋、吃笋有着上百年历史,而沙口笋特有的鲜、甜、爽、脆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做笋首先要会处理笋。拿上一个小板凳和一把菜刀,冯自均熟练地把刀从笋的根部往上滑,根部入刀略浅,滑到顶部时入刀略深,划开后,继续由下往上顺势将笋衣剥开,最后将笋根较老的部分切掉。剥掉笋衣的沙口笋,笋肉洁白光润,清新肥壮,宛如出水芙蓉。

处理过的笋,无论是灼、炒、煮、焖、煲,食客总能在其中尝出属于它的那一份清甜。招牌花生肉鱼蓉笋粥、白灼笋、鲜笋浸鸡……在农庄的菜单中,有不少以沙口笋为主要原料的家常菜式。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少要熬上两个小时的笋粥。在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有一个流传的说法是“未吃过笋粥,未到过罗村”,这正好说明笋粥的美味。这道颇费功夫的笋粥,入口绵滑,鲜甜无比,每一口都能品尝到鱼肉的鲜嫩绵滑、花生的脆口,以及笋丝的清甜爽脆。

“现在还不是吃笋的最佳时期。”冯自均说,沙口笋上市以来,一直到9月末都能吃上,但最美味要属5月、6月产出的笋。“那时候雨水多,太阳足,长出来的笋更甜、更大。”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彭燕燕通讯员叶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