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夜望长天一盏灯

来源:罗村社区2021年03月26日    

◎王宏亮

继父离世三周年了,感慨时间太快,感慨那些逝去的人,除了亲人还有几个人曾记得他们的存在。

家里曾有一张老照片,继父身穿蓝呢大衣,脚上一双尖头皮鞋,八字胡,大墨镜,一头中等长度的烫发,双手插兜站在那,俨然英国的绅士。而实际上这个衣冠楚楚的男人,是个凡事只图自己痛快,不太顾及别人感受的人,比如酒后喜欢宣泄情绪,不管一桌的是他的哥哥弟弟还是姨夫长辈。也许性格使然,让他错过了最佳的成家立业的机会,直到三十几岁,才遇到我母亲,他有了妻子,我们姐弟觉得好像有了新家。

客观评价,继父是个倔强的善良人,倔强也是他性格的缺陷,就是脾气上来天王老子都不管,我就亲眼见他跟邻居大打出手,原因是两家的地头对地头,被犁过了界。我妈说算了算了,低头不见抬头见,可他觉得尊严受到侵犯,抢我地头者,寸土必争。就在你觉经此一战,两家至少要冷战个三年五载的时候,过几天邻居从街头上走过去,他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笑着跟人说,“吃了吗?”周围纳凉的人都冷飕飕的,邻居也觉得尴尬,微微点头。

随着日后的共同生活,我渐渐了解到,他就是个性子很直很简单,但脾气很大的人。喜欢听奉承话,永远需要存在感。如果上边争土地的一幕,邻居这样去做,“二叔,你骂我几句吧,牛马不长眼,犁过头了?”而不是“过界咋滴,哪写你家名呢?”跟他硬碰硬,说不定还会赏邻居一根垄。

我老舅妈最了解继父的脾气,中学时到姥姥家去,端起酒杯第一句话就是,“姐夫,你是这份儿的……”说着冲着继父竖起大拇指,“你对这两孩子真够意思,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支持孩子上学这一条,村上人走哪都夸你。”继父听了这样的话,高兴得合不拢嘴,立马扔下豪言壮语,“只要孩子学习好,砸锅卖铁我都供他。”

砸锅卖铁,这是我当时听到的最有希望的字眼,我觉得老舅妈仿佛给继父带上了紧箍咒,一个是每每竖起的大拇指,一个是村里人走哪都夸你,继父跟母亲因为都是火爆脾气,还偶有争吵,可是对待我和姐姐真是从未亏待。

我也亲见他如何砸锅卖铁。我上初三那年家里的房子不行了,雨过后墙坍塌下来,用块塑料布遮挡,继父东求西借终于盖起了单薄的小砖房,可也因此负债很多。那年我为考高中还是师范犹豫不决,其实即使花钱不多的师范我也不一定念得起,所以我心想,什么都无所谓,考不上还省钱了。可当西院嫂子告诉我考上了师范的时候,我还是激动异常,之后是无奈,总之很复杂。过了几天,继父出门了,母亲说去了盘锦,他的老姨夫在油田上班,家里条件很好,他跟我们说过很多次,那张洋气的照片就是在那照的。回来时他拿回两千元钱,可那年师范的学费是四千多,这可愁坏了他,我小心翼翼地一旁察言观色,他又跟母亲顶着烈日去卖稻子,又极心疼地卖了一对祖传的大花瓶,总算凑够了我的学费。

所谓砸锅卖铁亦不过如此,亲生父亲亦不过如此。而实际上,老舅家的表姐跟我学习差不多,考上了当地的高中,可是为了给表弟省钱,老舅思前想后还是没供她念书,现在偶尔提起,表姐还后悔不已。跟她相比,我倒成了幸运儿。

仔细想想,是继父的性格成全了我,他的心里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其实,继父的性格,也给他后来的健康埋下了很大隐患。

那是继父患了血栓之后,整个人的状态都变了,嘴角有些歪斜,吃饭得靠人喂,走路时一条腿画着圈圈,他一直不太接受自己突然变成这副可怜模样,总是寻死觅活,终于在一次自暴自弃的豪饮后,卧床不起,那一年他刚五十七岁。

实际上,像他那样的疾病,有的人都维持很多年,也没见卧病在床,而他总是不愿英雄落幕般苟且活着,今天摔了饭盆,明天翻滚到地上,作贱自己的身体,加速衰老。那段时间不愿意回家,不是逃避照顾继父的责任,而是他的生存状态让你沮丧,会让你迷茫,人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

夜晚,不能入睡时,总会想起关于继父的什么,想起他赶着马车送我去上学,想起他说故事时牛气的样子,想起他时常端起的酒杯,想起他刚烈又脆弱的一生,我会怜悯他早早逝去,也会觉得于他性格而言是一种解脱,从此,人间的欢乐与痛苦都与他无关。这一晃,都三年了。

到了一定年龄,你会遗忘,会释然,活着就好好活着,离开就离开,夜望长天,有一盏灯,照着不眠的人,也照着必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