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军用棉鞋
◎黄廷付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有双军用棉鞋。那是父亲在北京当兵的时候,部队里发的。那双棉鞋是浅黄色的,穿起来,到脚踝处,最重要的是鞋跟厚,走起路来,老远就能听到“咚咚”的声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特别显眼。
父亲一般都是在冬至以后才舍得穿上那双军用棉鞋。此时地里的农活都结束了,只要村里没有挖河的任务,父亲除了喂牛、喂猪,剩下的时间就是和村里的人一起在墙角晒晒太阳、聊聊天。大家伙时不时地盯着父亲的军用棉鞋,再低头看看自己脚上的土棉鞋,摇摇头,便岔开话题,让父亲说说北京是什么样子的,父亲便从天安门说到长城,说到八达岭,从颐和园聊到佛子岭水库……父亲说完后,转身离开的时候,身后依然有几双眼睛盯着父亲,盯着那双军用棉鞋,直到“咚咚”的声音慢慢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
记得我读初中的那年寒假,父亲从外面打工回来,带回一双崭新的靴子。父亲微笑着说:“光儿,你试试这双靴子合不合脚?”我高兴地点点头,把靴子穿在脚上,正合适。父亲笑着对母亲说:“咱家光儿长大了,他的脚和我的一样大了。”
我穿着新靴子到外面转了一圈,昂首挺胸,俨然一个小军人,靴子发出“咚咚”的声响,比父亲那双军用棉鞋发出的声音更加清脆,更加悦耳。我的那些玩伴眼里都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种眼神,像极了当年的那些叔叔。
午饭的时候,我看到父亲的军用棉鞋在门口晒太阳。我凑近一看,鞋帮的周围早已摞满补丁,没有鞋垫的军用棉鞋里,已看不到当初的绒毛,光秃秃的,而且鞋里已经凹凸不平。我脱下新靴子,把父亲的军用棉鞋套在脚上,没走几步,脚就很痛了,赶紧跑回去换回我自己的鞋子。
父亲刚好看到我龇牙咧嘴的样子。父亲语重心长地说:“这双鞋跟着我快二十年了,每次一穿上它,我就浑身充满了力量,仿佛又回到了军营,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迈开大步往前走。”
我听完父亲的话,当时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了。我真的难以想象,父亲就是穿着这双军用棉鞋,从码头上扛起两百斤重大包;难以想象父亲推着独轮车在跳跃的板上前进。真的都是那双军用棉鞋给他的力量吗?
(《父亲的军用棉鞋》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失去,从得到那一刻开始
- 下一篇:一场冬雨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