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牌无头盔,我坚决不坐”
罗村多所小学开展摩电整治行动,家长学生安全意识大大提高

■罗村实验小学家长义工向其他家长派发摩电安全知识宣传单。学校供图

■罗村实验小学在校门口设置摩电劝导站,宣传安全文明出行知识。学校供图
“经过一段时间整治,大部分家长都能够做到戴头盔骑车上路,安全意识大大提高。”10月23日上午,狮山镇罗村中心小学副校长陈超丽照常在校门口与值日老师开展摩电整治巡查,看到家长和学生都能够规范戴头盔,安心地点了点头。
自从摩电整治宣传进校园后,罗村社会管理处各学校在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执行的同时,也各出奇招,通过设立摩电劝导站、创建摩电整治竞争机制、主题班会课、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及喷淋系统等方式,让校园摩电整治初见成效。
家长文明行车学生安全坐车
23日上午,罗村中心小学603班学生陈嘉曦坐着崭新的电动自行车回到学校,下车后将头盔取下交给妈妈,并嘱咐下午放学接她时记得带上,临进校门还不忘提醒妈妈,骑行要遵守交通规则。
“不戴头盔、车辆没有上牌,我坚决不坐。”陈嘉曦说,自从上了“摩电出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后,她回去就向父母宣传,还一起学习摩电知识。“以前妈妈用电动自行车搭乘我和妹妹一起上学,前一个后一个,很不安全。后来经我劝说,家里又买了一部新的带牌电动自行车,爸爸妈妈分别接送我们上下学。”陈嘉曦说。
这是罗村中心小学开展摩电整治宣传以来取得良好成果的见证。据悉,罗村中心小学通过成立“家校摩电安全教育小组”,召开摩电整治专题会,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校讯通开展宣传,提升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文明出行良好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由老师和家长义工组成的家校摩电安全教育小组,每天上学、放学都在校门口进行摩电安全宣传。“我们经常到学校门口劝导家长,提醒骑电动自行车的家长要戴头盔,看见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家长,也进行安全教育的引导。”罗村中心小学学生家长蔡永鸿表示。
陈超丽表示,如今罗村中心小学校园周边摩电交通井然有序,大家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摩电出行习惯,家长文明安全行车、学生文明安全坐车,营造了和谐、平安、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小学生主动劝导不文明行为
10月22日下午还未放学,罗村实验小学的家长义工们分别来到学校南北门的摩电劝导站,开展摩电知识宣传。
罗村实验小学德育发展中心主任苏静介绍,该校除了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摩电整治要求开展工作外,还在学校正南门和东北门设立了两个摩电劝导站,摆放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出行”等内容展示架,并对每天不戴头盔、驾驶无牌车的家长进行登记。
从源头上遏制电动车自行车引起的火灾事故,该校安装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和消防喷淋系统。此外,学校还通过开展班会课、国旗下讲话、倡议书等形式,让全校的小朋友都成为小小宣传员,包括409班的学生吴泰熹。上周他回家时,看见邻居阿姨正要将电动自行车通过电梯带上楼,便上前劝导。
“阿姨,电动自行车不允许上楼,要停在指定地点,因为里面有电瓶很不安全,充电要到集中充电桩。”吴泰熹说。
最终,邻居阿姨认真听从了小邻居吴泰熹的劝导,再也没有将电动车自行车带上楼。
将安全出行与评优机制挂钩
在狮山联和吴汉小学,学校内外随处可见的安全警示标语、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海报、告示牌等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摩电整治宣传氛围。
为提高学生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联和吴汉小学下发《摩电劝导温馨提示》,向学生家长介绍交警部门关于摩电驾驶的安全要求,要求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并签名确认,确保每个家庭都知晓实现全覆盖。同时构建“校级领导、值日教师、家长义工”的三级教育矩阵,上下学期间在校门口对摩电违规行为进行劝导,并做好劝导记录,从源头杜绝不良现象。
联和吴汉小学将以“安全乘车上下学”作为评选文明学生的必要条件,积极主动配合开展摩电整治行动作为评选优秀家长和文明家庭的先决条件,摩电整治行动的成效与每月的文明星级班评比、学年的优秀集体评选、教师年度职效评价挂钩等,促进师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为全面铺开摩电综合整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系列的强化宣传教育与针对性劝导,学校的学生们进一步知晓了乘坐摩电的具体要求与注意事项,越来越多学生加入了‘小手拉大手,共筑文明安全防线’的行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联和吴汉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福云
(《“无牌无头盔,我坚决不坐”》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