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乞艺人——龙舟佬
来源:罗村社区2020年10月23日
◎何青山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常有一些行乞艺人——“龙舟佬”,在罗村、大沥一带的乡村卖艺行乞。他们左手拿着一根顶端套着一只木刻龙舟(龙舟不大,一般只有40厘米长、10厘米宽)的拐棍。右手拿着一面直径只有18厘米的小铜锣。脖子上挂着小鼓,小鼓下垂至腹部。演唱者一只右手既打鼓又敲锣,配合默契,音韵和谐,很受听众的欢迎。
据说,唱龙舟起源于顺德,后来传到南海各地,不少人学唱龙舟。有些艺人在衣食无着的时候,便用唱龙舟的办法上门行乞。一年四季,只要不是风雨载途,都会有艺人上门演唱龙舟。
唱龙舟和听龙舟,都有一项不成文的规矩。唱龙舟的,来到每家每户都开口唱“吉利龙舟”。例如:“龙舟到,到你们来,一添贵子二添财,三添福禄寿,再唱状元来……”
如果是喜欢听,又能给予报酬的,就趟开街门听他唱,而且还可以点唱,但一定要给报酬。如果是不喜欢听的,或想听但拿不出钱或米粮作报酬的,就把街门关上。演唱龙舟的人也很识趣,自觉离开,再到另一家去。
龙舟佬上门卖唱,报酬给多给少,全由主人,从未见过有议价还价的情况。所以有人把龙舟佬称为“高档乞丐”。一曲唱罢,哪怕主人只给他几两米,他也不怨不愠,再到另一家去,希望得到高报酬。但大多数人家,对他们也比较尊重,如果钱少的,就让他只唱一段,不耽搁他去“揾食”。有时也会遇上一些喜欢听唱龙舟的慈善人家,还会请他吃饭,给他丰厚的报酬。
龙舟艺人头脑灵活,而且很有创作才能,可根据眼前景物,随编随唱,而且还可以根据当地的乡音编出唱词,深受主人家赞赏。
(《行乞艺人——龙舟佬》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愿孩子们吃一堑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