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落户 罗村街坊家门口崛起文博新地标

计划打造约40万平方米的文博商业综合体,将成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文化建设新引擎

来源:罗村社区2020年08月28日    

■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效果图。

■樊建川在签约仪式上发言。

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约100万件(套)藏品、首期开放运营不少于70个馆、将建设约100个年代特征鲜明的展馆、打造约40万平方米的文博商业综合体……8月18日,正值佛山西站正式开通运营3周年,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正式签约落户佛山西站枢纽新城。

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将融合文旅、商业、酒店等多种业态,致力打造“文博新高地,湾区新地标”,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带来新的人气和活力,并推进佛山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助力大湾区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发展理念契合选址新城聚人气

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项目位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中轴线上,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将建设约100个年代特征鲜明的馆,首期开放运营不少于70个馆,之后每年增开一个馆。“一个年代一个味道,100年100个展馆将呈现出不一样的感觉。”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希望能抓住每个年代的特征,就像水浒传的108将,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

有别于其他传统博物馆,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创新发展“博物馆+”模式,将融合文旅、商业、酒店等多种业态,打造文博商业综合体。“假如一二层是博物馆,其他楼层用于酒店、研学、论坛等商业用途,这块土地的价值将大大上涨,企业都有意愿进驻。”樊建川说。

在樊建川看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优势突出,区位、交通条件好,辐射影响力强,能为博物馆快速吸引人流,且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和广佛同城前沿阵地,拥有多轨道融合的综合交通枢纽,周边汇集南海人民医院新院区、南海体育中心、佛山国家高新区、南海大学城等高端资源,5公里半径区域现有近70万常住人口,消费需求旺盛、文旅市场庞大。

另外,今年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佛山西站为广州铁路客运枢纽“五主三辅”的主站之一,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鼓励积极培育客流,促进各种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同步建设城市配套设施,实现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结合枢纽建设,形成‘站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基于各方面原因,建川博物馆最终选择将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项目落户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不仅是区位、交通等优势满足了建川博物馆对项目的需求,也是因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发展理念与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的规划理念不谋而合。

据介绍,建川博物馆拟先在佛山西站站场内建设运营广东军民抗战馆,将联动佛山西站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形成一个集文化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国防宣传展示、志愿服务等于一体的特色服务阵地。

以博物馆为引擎提升﹃造城﹄速度

今年南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南海中部以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为载体,重点发展“文化+商业”,加快推动以建川博物馆为核心的文博商业综合体规划建设。

“南海区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相信建川博物馆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结合将会产生正向反应。”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顾耀辉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是南海重点打造的战略发展新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和贴近产业腹地等优势,致力于打造“湾区西门户、广佛未来城”,南海区将为项目的落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创造最好的条件,帮助项目在南海找到最佳的生长土壤。

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是国内少有的集区位、交通、资源优势于一体的城市新区,位于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千强镇第二名的狮山镇,制造业发达,工业化领先于城市化,产业发展强劲、消费市场旺盛,迫切需要高品质的城市服务。

自2017年8月18日佛山西站开通运营至今刚好3年,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也由1.0版本“建站”迈进2.0版本“造城”,并明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西门户,广佛大都市区面向未来城市的样板间,争创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创新试验区“三维一体”的发展定位,开发建设进入快车道。

当前,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正以顶层规划设计、龙头项目引领、景观配套提升为三大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新城。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的落户,将为城市输出文化魅力和文化吸引力,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也将依托博物馆及所在的文博商业综合体,丰富其内容、配套、建筑,完善各项功能,2.0版“造城”进程正在阔步向前。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世聪方婷通讯员区智颖图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