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南海中部小镇迈向广东第一镇 看“95后狮山”25年蜕变之路

来源:罗村社区2020年08月21日    

■俯瞰狮山镇中心城区。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6月2日,狮山第四届“青春π”启动,青少宫航天科技体验中心建设动工。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摄

8月18日,南海区迎来三大喜事:南海区2020年产业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竣工及进驻活动;世界500强太平洋建设区域总部揭牌;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落户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签约。

其中“一喜”和“三喜”均与狮山密切相关。时钟拨回到25年前,这样的高端产城活动在狮山难以想象。1995年3月,狮山街道办事处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这座小镇的“童年”就像红星社区泮边经济社“90后”小伙子杨铭洪所经历的那样,目光所及除了农田就是小砖厂,上学就靠双腿走沙路,中心城区曾是一片芒果林,一个图书馆都没有。

然而,狮山这位“95后后生仔”雄才大略,经历并镇等区划调整、机构改革,抓住广佛同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飞速崛起为大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交通枢纽、佛山科创新城,从南海中部小镇跃升为广东第一镇。

短短25年间,狮山从南海产业低谷、交通留白地、城乡接合部,蜕变为大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交通枢纽、佛山科创新城

从产业低谷到大湾区产业高地

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287.56亿

8月28日,狮山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将联动南海区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在力合佛山科技园举行“提质培优荟——一线主管如何控制成本”活动。这是8月以来他们举办的第5场培训,致力于让狮山镇814家高企更强大,助力打造狮山制造业核心区。

狮山镇高企数量占南海的42%以上,GDP占南海超三成,稳居广东第一镇、全国千强镇第二名。2020年1~6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87.56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4.54亿元。

“狮山跟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就是一片林场,荒山野岭,也没有像样的路。”8月17日,狮山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邝小军受访时,开场就用两个“翻天覆地”来感叹狮山的小康蝶变。

在改革开放,以及并镇、“大树”落户等机遇叠加下,狮山从以农业为主迈向以工业为主,形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显示及照明、新材料、智能家电、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六大支柱产业集群。

“当前工业占GDP比重达77%左右,2019年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3.4%,人口吸引力也比较强。”邝小军用数据说话,2018年狮山镇常住人口近86万,其中户籍人口超33万,流动人口超52万,外来人口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

“经济大镇要有大担当、大作为,要永远记得发展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2019年1月4日,刚到狮山履新10个工作日的狮山镇委书记林健“开宗明义”,道出了镇委、镇政府最大的追求。

为了让居民群众过上更高水平小康生活,狮山今年提出要打造大湾区产业高地,抓住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城市更新和村级工业园改造、新基建这四大机遇,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城市格局升级、人居设施升级这四大升级。

“狮山要打造大湾区产业高地,短板就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邝小军直言,破题之策除了要加强教育、医疗设施等配套,还要创新招商方式,再引入一些优质项目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用人口聚集倒逼城市升级。

从交通留白地到广佛西部交通枢纽

广佛共享狮山轨道交通红利

8月18日,建川新中国百年博物馆落户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签约现场会举行,将依托佛山西站高铁、城际等轨道交通2小时范围内近1亿人口的辐射影响力,推动西站枢纽新城由旅客集散地向游客目的地转变。

“狮山坐拥贵广、南广等高铁线路,广佛肇城轨、广佛环线等城际轨道线路,佛山地铁3号线和4号线等地铁线路,这样的小镇在全国都屈指可数。”2019年11月12日,狮山镇镇长黄伟明在“筑梦新狮山制造新城市”城市推介会上表示。

8月12日接受专访时,“80后”的狮山镇自然资源管理所规划负责人张庭对此深有同感。2002年,张庭在松岗工作,当时狮山还是个小小的街道,“当时正在把狮山打造为南海经济开发区,松岗有些事也要去狮山办,但过去一趟非常不方便,桃园西路正在建,只能走广云路绕过去。”

当时,桂丹路、广三高速穿境而过,但狮山没有城区。2005年,小塘、官窑、松岗、狮山合并为狮山镇,一跃成为南海第一大镇。2007年佛山一环通车,贵广、南广高铁开始选线,将经过三水,在狮山设置一个中途站。

此时,佛山市为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配合庞大的经济体量,便利对外交通,成功争取把佛山西站设置为枢纽站,狮山地位迅速提升。

当前,佛山西站还没有轨道交通,狮山镇正争取广州地铁28号线接入佛山西站,若未来28号线、4号线、广佛环线顺利开通,这对于广佛市民而言,都将是极大的民生红利。

未来,从狮山去丹灶有广昆高速、博爱路、中线公路,禅城东鄱路接入联星大道,联通桂丹路、广佛新干线,槎湾路将接街边工业大道,穿过佛山机场接入广佛新干线。随着广佛新干线、兴业路快速化,结合广昆高速建设复合通道,佛山西站可以实现快进快出,狮山的对外交通将如虎添翼。

从城乡接合部到佛山科创新城

33年村集体收入增长

400倍

8月11日,中宣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其中一个选点在狮山镇招大社区,这是狮山镇唯一一个调研点。从1986年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到2019年达到1200万元左右,33年村集体收入增长400倍,招大社区成为调研点当之无愧。

1986年,招大社区被定为南海贫困村。当时以公有资产为主,“但招大很穷,就搞了泡沫厂、牛皮厂、铝型材厂等小企业,可惜企业干部没经验,没业务,最终亏本了。”狮山镇招大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招国强回忆。

这次产业“流产”,激励招大因地制宜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路。这里山头众多,招大便靠山搞起了砖厂,最鼎盛时期开了21间砖厂。1992年起,招国强带领经联社大干工业,租地建厂,2000年前集体收入一路高歌至400万元左右。

后来,由于污染大,21间砖厂只好全部砍掉,2004年集体收入回归至100多万元。次年,招国强回到招大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将从一张白纸建成狮山科技园北园的经验和理念带回了招大。

招大的第一个集体投资项目是招大市场,当时约需800万元,集体自然没有这样的“巨款”。“集体没钱不要紧,社会老板有钱,我拿着人家的鸡生我们的蛋。”招国强说,他创新性地拿着规划纸蹲在将建铺位的空地上,举牌收租赁定金,一举拿到了180多万元。

有了180多万的启动资金,招大很快建出一期10多个铺位,乘胜追击地拆掉一个小市场建成二期,总铺位数上升为100多个,经营五六年后集体投标投了出去,当前招大市场一年收入可达400多万元。

做完招大市场后,招大开始将招南一、二、三,招北一、二,小坑尾共6个经济社的土地集中起来连片开发,形成1000多亩的工业园,6个经济社现人均分红达3万元,连片开发前只有几百元。

2019年,招大社区经联社一级收入达到1200万元左右,比1986年翻了400倍。同时,去年13个经济社总收入为5000万元左右,两级总收入达7000多万元。

招大社区只是狮山镇75个村居发生小康巨变的一个缩影,正因为有了每个村居经济的大踏步发展,狮山从曾经没有城区的城乡接合部,一跃成为佛山科创新城。

在大学城社区,科创已成为最闪亮的标签。坐落于此的南海大学城坐拥6所高校,在校师生超5万人,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博爱新城并列为“三城”之一,是撬动狮山打造佛山科创新城的支点。

目前,狮山正围绕博爱湖及周边片区,强化产业导入和标杆项目引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速佛山西站区域创新枢纽建设,发展5G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总部基地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高技术制造业会展中心,试点建设佛山进出口贸易服务基地。

同时,坚持创新引领,借助遗传工程共享平台、苏州纳米所、广工大研究院、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无缝对接,推动狮山从传统产业重镇向科创产业新城蜕变。

文/珠江时报记者孙茜通讯员金延婷黄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