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暑假玩趣无限意

来源:罗村社区2020年08月14日    

◎文/王金玉

对我们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这一代人来说,童年有两个特点,一是姊妹多,玩伴多;二是物资匮乏,大家家境都差不多,父母早出晚归皆为儿女吃穿奔波,无暇管教子女,便“放养”之,自然成长,只要不做坏事就行。所以,我们童年的暑假是用来玩的。

当然,玩得细腻透微,简淡留味,常忆常新的,有两项。

一是捉蜻蜓。夏日炎炎,河水潺潺,蜻蜓飞舞。对我们住在贯城河边的孩子来说,捉蜻蜓很是一件快乐的事。初捉蜻蜓是用竹子尖捆一圈铁丝,用园铁丝去打十几个蜘蛛网,待蜻蜓停住时轻手轻脚一网下去,网便粘住蜻蜓了。但是蜻蜓停在水中草上和石上时,蜘蛛网遇水便漏了,粘性也没了。为了网水上的蜻蜓,我们把细网兜剪得跟园铁丝一般大,绑在一根棍子一端,就可轻易捕捉立在水上的蜻蜓了。每次扛着网出门,便有好多更小的孩子一路追逐。

二是跟父亲去菜地。关于我的父亲,老太太说尽管那时家里很困难,还是供我的父亲读了三年私塾。母亲说我的父亲当时是个文学青年,很是惹人喜欢。父亲喜爱田园诗,梦想是做个田园诗人,但那个时代是不能说出来的。于是我的父亲自寻到小米山山腰的平地,挖了菜地来寄托情感了。那时每天中午,父亲都是独自上山管理菜地,摘下新鲜时令蔬菜、葱和蒜苗回家。星期天,父亲一定要叫上我们四姊妹一起上山看他的菜地。出家门沿贯城河一直向西便到小米山,记得那可是青丝曼妙菜花黄,一步一景可供绘。阳光笼罩着弯弯曲曲的上山路,两边荆棘早已被父亲用镰刀清理,半山腰菜地便是父亲日日整理的田园了。父亲摆弄着菜地,泼着粪水,几多甘苦却是炫耀的言语出口,仿佛与土地亲近正是圆了一个田园诗人意会到了的梦。

父亲曾对我们说秋天在田园诗人的笔下有喜有忧,而喜和忧皆因人的境遇所致。父亲常指着霞锦绣裳群山叹息说,可惜啊可惜,可惜唐宋那些田园诗人们都没来到安顺,要不然的话,中国田园诗将刮起阵阵安顺风。可惜那时我太小,对父亲的言语似懂非懂。好玩的是我们四姊妹可以满山追逐,中午可在山腰吃一大碗父亲一大早去用米换来的米粉,那个香味,是天下第一美味。

暑假里,童年的天真,玩伴的相通,游戏的多种,回忆畅叙,自是欢快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