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黄达湛:“父亲是我最放不下的牵挂”

他日复一日精心照顾脑退化的高龄父亲,用爱诠释孝道

来源:罗村社区2020年07月24日    

■黄达湛三兄弟与父亲合影。

人物档案

●姓名:黄达湛

●简介:狮山镇罗村社区居民,现年62岁。

百善孝为先,黄达湛一家,日复一日精心照顾脑退化的高龄父亲,以拳拳行动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家有风雨,慈爱不变,孝道不变,这是狮山镇罗村社区黄达湛一家的真实写照。由于从小受父母相敬如宾、尊老爱幼的熏陶,黄达湛心里自幼便播下了孝老爱亲的种子,这是一个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的家庭,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家庭。近年来,黄达湛悉心照顾98岁脑退化的父亲,一家的孝心在村里被传为佳话。

改车库为“家”每天恪尽孝道

清晨6时许,在明亮的偏房里,躺在床上的父亲发出嘶哑无力的声音,略带喘息。黄达湛警觉地来到床前,慢慢地将父亲扶了起来,随后娴熟地端起小粥,一勺一勺喂到父亲嘴里。黄达湛一天的生活就此开始……

走进偏房,窗明几净。茶几设置在睡床旁边,床上吊着一盏“长明灯”,黄达湛说,这是为了方便照顾父亲的起居饮食。

考虑到老人行动方便,两年前,黄达湛将约20㎡的车库改造成一个“五脏俱全”的房间。“车库以前就是杂物间,接父亲过来住后,我们动员了全家上下一起清空杂物。”黄达湛回忆起两年前的情景,五兄妹一起把车库洗刷干净,齐心把杂物搬到阁楼,为父亲打造一个暖心的“家”。

偏房门外不远处就是洗手间。其通道一侧摆放着长木板,据说这是为了让老人当作扶手使用。“照顾脑退化老人,家里的防护和便捷措施非常重要。”黄达湛说。

日常生活里,黄达湛心里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每天清晨6点半起床,为父亲洗脸做饭、清理污秽。到傍晚时分,他就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父亲外出散步,日复一日。黄达湛说,照顾高龄父亲,每天穿脱衣服、洗漱、擦洗身子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等,都是必修课。

所幸的是,他的家人,始终与他互相扶持。兄弟一边忙事业,但仍会每天抽时间过来看望父亲,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妻子和妹妹,一边培育孙子成长成才,一边毫无怨言侍奉父亲;儿子与儿媳妇也在父母言传身教和优良家风的潜移默化中,主动替父母分担辛劳。“四代同堂”自觉传承孝道家风,在村里也是传为佳话。

人们常说,照顾“脑退化”病人是一个无尽深渊,但黄达湛却不以为然。“父亲常说我是他最好的兄弟。尽管他现在已经完全不认得我这个儿子了,但我还是很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时刻。”黄达湛平静而豁达地说。

散步当旅游照片主角永远是父亲

采访当天,黄达湛夫妇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手机相册。相册里是他每日推着父亲散步时捕捉的画面,每一张都如数家珍。在他的镜头里,有孝德湖的杨柳茵茵,有咏春体育公园的寒梅绽放。当然,主角永远是他的父亲,除了雨天,每天散步都是他和父亲雷打不动的休闲项目。

在视频里,黄达湛一家沿着公园小路徐徐游走,老人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几步便得停下休息一阵,这时候黄达湛上前搀扶,然后和父亲一起继续往前走。整个过程,父亲脸色红润,咧嘴大笑,像极一个调皮的小孩。黄达湛一直紧紧地陪在老人身边,时而模仿父亲耍功夫拳,妻子也开心地在旁边应和,一家人乐也融融。

日复一日的坚持中,黄达湛发现原来微笑是最好的一剂药,每当掏出钥匙开门那一刻,他把脸上挤成微笑的样子打开门,父亲或坐或躺在床上,一睁开眼便看到黄达湛这张笑颜绽开的脸。黄达湛一直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用感恩面对帮助他的每个人,对家人的事情都放在心上,也力所能及地帮助晚辈。

每个人对生命都有不同的诠释和抉择,每个人在现实中都可能退缩或昂扬,每个人将精神的坚守都可以演绎为不同的情节。而黄达湛夫妇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脑退化父亲,让人看到中华美德孝道的力量。

图/文珠江时报记者梁凤兴通讯员王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