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白米饭
◎甘婷
回乡探亲,已接近中午,我刚踏进家门,就看到父亲和母亲一起在厨房里忙活着,一锅瓦煲饭已然在灶上升起袅袅的清香。我不禁深呼吸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几分“馋相”。母亲见状,一双饱经风霜的眼睛笑开了,她指着饭锅说:“你爸怕你吃不饱,买一大堆菜,米饭煮得满满当当,等会儿你可得多吃点儿,不然就剩了。”“怕啥,要是有米饭剩下来,我也一口气都能扫光!”父亲乐呵呵地凑过来准备和我“争食”,顿时,小小的厨房里回荡起一家人简单温馨的快乐,我那一颗怀着乡愁的心终于尘埃落定,我的思绪也忍不住飞扬起来……
从小到大,我都知道,父亲最爱吃母亲做的饭,小小的一碗白米饭,在他们老两口眼里,俨然就是饱含亲情和爱情的“纽带”。
据说,当年父亲和母亲的“相亲宴”是在小餐馆吃的。父亲说,那时候餐馆端上来的菜味道还行,就是米饭里老夹沙子,倒尽胃口。他依然记得,在那时候,母亲随口说了一句:“下次我替你烧饭,保证淘米干净。”于是到了后来,她替父亲“烧饭”竟烧了几十年,也许,还能继续甜甜蜜蜜地“烧”上很多年。
老一辈人质朴的婚恋感情令人动容,然后,到了我这一代人,一碗米饭依然给了我又酸又甜的人生体验。
淘米,入锅,烧饭,烹进去的是对吃饭的人的一腔关爱,盛出来的是最温润的关怀,莹莹一碗白米饭,喷喷香暖了人心。
偶尔,看着在我眼前低头吃饭的丈夫,我会突然忆起往事来:在我们刚开始谈恋爱那一年,彼此刚出校门,经济条件时好时坏。有一个月,我俩都失业了,每天都在风尘仆仆地奔走寻找面试机会,口袋里有一块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在那一个月里,我俩几乎天天都是白饭就青菜度日,甚至到了某一天,连米缸都几乎见底了。
在那天,我俩各盛了半碗米饭,对坐吃着,锅里还剩一点儿锅巴,我想留给他填肚子,不料,他用筷子撕扯半天,硬是把一块锅巴分成了两半,给了我一块。我鼻子酸溜溜地愣在桌旁一言不发,他倒是看着我坚定地说道:“明天,我肯定会找到工作的,以后,我绝不会让你再过这种苦日子……”
多少年过去后,丈夫那一番满怀深情的话,我至今还铭刻在心,而他经过了一番努力,终于实现了他的承诺。现在,在我的小家里,小孩子吃饭吃菜吃得不亦乐乎,大人也最热衷于为“小屁孩”添多几次饭菜,大家围桌吃饭其乐融融……
世间男女,挚爱深情,静默无声的相伴最使人温暖。突然觉得,我们在一起,那朴素无华、如水一般润物细无声的柔情,不正像一粒粒米饭粒儿,晶莹洁白,微小却不可缺,最终融入人类的骨血,成为大城小爱生长的力量么?
(《情牵白米饭》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麦地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