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九江镇疫情防控三人小组:

接到排查线索一小时内入户

来源:九江社区报2022年03月02日    

    ■“三人小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开展工作。

    咚咚咚,2月7日上午,从外地返回九江的阿莲(化名)家的门被敲响,敲门的是江滨社区两委干部何礼华和两位“拍档”——社区医生和驻村民警。

    “36.7℃,体温正常。”阿莲已经居家隔离了多天,三人叮嘱她不要松懈,有什么情况随时在微信里联系社区干部。结束这户的日常走访,三人赶到其他小区继续走访外来人员,赶在中午前向上汇报巡查走访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区是第一道防线。在充分考虑社区网格化精准排查管控的需求,及各个工种在疫情防控中的职能搭配后,九江镇组建起“三人小组”,并始终挺在防疫一线,以大数据为基础,做好重点人群筛查、管理,在27个村(社区)、公资办(园区)之间“穿针引线”,实现重点信息落地、流转、反馈,构建起一座座基层防疫的移动“堡垒”。

    2月23日晚,九江镇党委书记刘伟带队走访慰问了镇疫情防控三人小组,详细了解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对他们坚守防疫一线的无私奉献精神给予高度赞扬,同时勉励大家继续保持“九江战龙”的拼搏精神和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慎终如始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做好疫情防控

    “三人小组”是什么?在九江镇27个村(社区)中,指的是由村(社区)干部或网格员、民警或辅警、卫生健康机构人员组成的三人排查队伍,对从上级转下来的排查信息按照响应时间的要求分门别类,并对从重点疫情地区入(返)九江人员逐一开展健康走访、排查。

    接到重点信息的第一瞬间,“三人小组”会迅速集结,入户排查时,小组中3个人分工分明,互相配合: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熟门熟路,负责找到具体位置,向居民做好解释、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拥有医疗卫生专业知识,负责健康观察并做好造册登记;公安干警带头冲锋在前,向群众宣讲防疫政策法规,争取群众配合。

    2月23日凌晨,九江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接收上级推送信息逾1500条,随即快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从各单位部门抽调人手充实力量,24小时不间断开展落地核查工作,确保疫情线索核查全覆盖、无盲区、零误差。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镇300多人的社区三人组队伍,从2021年7月开始至今,默契配合、高效运转,连续奋战在防疫一线。面对不定时、不定点、不定量推送的各类核查数据,电话核查、分析整理、汇总推送、落地查找,想方设法让所有的信息线索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清、查实、查细。

    24小时待命坚持“当日事当日毕”

    “防疫不像日常社区工作,可以等到明天再去做,每次接到排查线索,我们1小时内要上门,2小时内完成核酸采样。”作为“三人小组”成员、九江镇江滨社区两委干部何礼华对记者说。

    2月8日晚上11时许,正在睡梦中的何礼华手机铃声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一道紧急通知,其所在社区一起涉及疫情密接人员关联次密接对象需要核查处置。经与上级部门初步了解情况后,何礼华迅速驱车返回社区。

    “您现在在哪个位置?”“请您原地等候。”何礼华通过微信收集其家庭同住人员所有人员身份证件、粤康码、行程卡、人员家庭地址位置导航定位信息报送相关部门。

    戴上口罩、穿好隔离衣、面屏,手套、脚套等基本防护用具,何礼华与镇卫健办工作人员前往对象家中,协调转运车辆和核酸检测人员上门,对次密集人员和其家庭成员逐一开展核酸检测采样。

    一系列工作完成后,何礼华返回社区逐一脱下身上防护物品,消毒处置,随即开展人员资料台账整理,上报处置情况。当晚,何礼华一直工作至凌晨2点才回家。

    一直以来,“三人小组”都是24小时待命,并且坚持“当日事当日毕”。有时凌晨也会接到任务,最忙的时候一天接到数十条排查信息,最多的时候要跑上30多户,一天下来基本要走上万步。“一开始仅凭着一个姓名、电话或者一个模糊的地址去上门排查,确实比较辛苦和无序。有时傍晚接到排查任务当晚就要完成,或者白天人不在,也要等到晚上才能排查,碰上不理解的还要花费很长时间沟通。不过,随着上级提供的信息越来越精准,被排查人员也越来越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何礼华说。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朱明菲

    通讯员陈国杰何家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