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公厕上档次 公园提颜值

九江镇下东村通过“厕所革命”“四小园”建设,共创美好环境、共建美丽家园

来源:九江社区报2021年10月27日    

▲中南社小公园改造前。

中南社小公园改造后。

▲下东村中心球场公厕(改造前)。

▲下东村中心球场公厕(改造后)。

提升改造7座公厕、建设11个“四小园”……10月22日,记者走进九江镇下东村的大街小巷,发现每个经济社、篮球场都配备了一个公厕,而且公厕及周边环境优美,得到周边街坊的点赞。

“厕所革命”扮靓美丽乡村

记者来到下东村中心球场,看到经过改造提升后的公厕面貌焕然一新。新(改)建后的公厕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性,设置镜子、洗手台、无障碍卫生间,配备成人坐便器及防滑扶手等,为村民提供温馨舒适的如厕环境;而龙舟会、文化楼的公厕24小时对外开放,方便村民使用;在建筑风格、色调等方面更是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乡

村文化和特色,成为提升乡村品质的窗口。

“以前的厕所大多数是通槽式便器,设施简陋陈旧、异味大、卫生不达标。”说起过去的厕所,下东村村民张伯深有感触。如今,下东村新建和改造后的厕所,干净整洁,设施齐全,通风明亮,一改过去脏乱的状况。“村里的公厕感觉都上了档次。”张伯高兴地说,公厕改造提升后,方

便了大家的生活。

据下东村党委委员郑嘉荣介绍,2020年10月,下东村党委根据《九江镇“厕所革命”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对照《广东省农村公厕建设指引》,在原来的基础上改造村里现有的公厕,同时在篮球场旁边新建公厕增加无障碍厕所。

值得一提的是,对已建成的公厕,下东村还向镇政府申请专项

经费,聘请专人维护日常清洁,并添置完备配套设施。综合评估后,镇政府拨付20万元用于下东村公厕维护保洁等多个民生项目。

“公厕要建还要管。”郑嘉荣表示,未来下东村将会探索出一条公厕长效管理的路子,每天派专人清洗、消毒、保洁,保障公厕24小时开放。“同时,畅通监督渠道,接受市民的共同监督,确保公厕干净整洁。”

建设“四小园”提升下东村颜值

除了公厕环境得到提升外,穿行在下东村村道,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四小园”,在蔚蓝的天空照耀下显得整洁又不失美感。

据郑嘉荣介绍,下东村党委在今年6月份开始开展“四小园”建设专项行动,村两委干部与居民群策群力,在充分调研、盘点社区用地的基础上,结合村庄规划、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后的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发动党员志愿队伍、街坊会等力量广泛征集民意,发动街坊捐资捐物、栽花种草,结合各经济社环境、风貌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一些杂地、荒地升级改造成为“四小园”,由党员带领各经济社居民共同维护管理。

党员志愿者们对“四小园”进行设计、砌砖围栏、清理垃圾、松土搭棚、种植花草瓜果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带领群众共创美好环境、共建美丽家园。经过改造后,一个个“环境黑点”“建筑垃圾堆”等变废为

宝,转化为村里各具特色的小景观,提升了下东村的村貌,村民们多了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好去处。目前,下东村已建“四小园”11个,其中7个获评镇精品“四小园”。

“四小园”建设是2021年九江镇政府城乡公共空间提质工程的重要内容,被列入镇人大议案重点推进。九江镇乡村振兴办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制定《九江镇农村“四小园”建设实施方案》,设立近25万元的奖补资金,鼓励各村(社区)、广大群众合理规划,盘活“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出来的土地以及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危旧房改造用地等,用“绣花功夫”打造小生态板块。

据统计,九江镇共建超200个“四小园”,引领更多小生态板块建设,转化为生态绿色产业或“网红”打卡点,实现“进村休闲娱乐、入户赏花摘果”,提高美丽经济核心竞争力,还提升了村民审美素养,使邻里更和睦、乡风更文明。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沈芝强通讯员刘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