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采风 感恩相随
◎冼美芬
受桂城灯湖笔会的邀请,我们南海各镇街的文学爱好者代表与灯湖笔会的同仁奔赴云浮市罗定市,与罗定市文友们进行为期两天的文学联谊。我们九江3位文友独自出发,在广明高速经历了堵车,下午1时左右,终于在深岑高速一处出口到达罗定市的一间农庄,与笔友们胜利汇合。在那儿,我们品尝了一顿地道的罗定风味美食,虽然不是什么珍馐佳肴,但入口的美食肉质紧致鲜美,蔬菜清甜可口。特别是那道鱼腐,肉质鲜嫩、软滑可口,入口唇齿留香。可以说,整趟罗定之旅,罗定的风味食品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大概是罗定山美、水美、空气清新、土地肥沃的缘由吧。
吃过午饭,我们继续前行,入住罗定市的威尔斯大酒店,一切安顿好后,我们乘大巴车前往罗定附城街道的丰盛张屋村。虽然风雨时常伴随,但无阻我们一睹罗定风采的期盼。沿路入目的是两旁已收割的农田,雨水浸润其中,许多鸭儿徜徉于此,快活地忙于觅食,还有准备收成的大豆、花生等。临近乡村时,所见的房屋、树木,虽然是那样平凡,名不见经传,但透着乡下特有的质朴。你看,我们的大巴车行驶在狭窄的村道上,两旁是那些龙眼树、黄皮树……树上挂满了或成熟或半熟的果子,伸手可摘。屋子也是普通的农村房舍,是那种村前听犬吠,屋后见竹林,鸡鸭三三两两散见于草丛中、篱笆旁,宁静中洋溢着祥和,于我眼中是一道道迷人的风景,是喜欢返璞归真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田园风光。
走进丰盛村,村口的一棵上了年纪的芒果树前的一块牌匾上的文字吸引众人驻足观看,上面描述着丰盛村历史,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丰盛村有逾千年历史,底蕴深厚、人文和谐、山环水抱、古木参天、生态环境优美,村人喜爱树木,犹以芒果树为甚,村内有数十棵古老的芒果树,据传乃是明末时期张姓太祖在南洋引入罗定种植的第一批芒果树,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是村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可谓“十里黄金水岸,千年古邑县治”。
越往村中走,越印证了牌匾所说,五棵枝繁叶茂的芒果树错落有致地萦绕其中,从当地村民自豪的叙述中,我对这有四百多岁的五子树了解更深:张氏九世祖德龙公冀望儿孙满堂,育人如树,其深信芒果树是“送子树”,于是在屋后直线排开,间距相等种下五棵芒果树,并精心培育,使其茁壮成长。次年龙德公喜得一子,并先后育有五子,后人把这五棵芒果树称为五子树。后人谨遵先祖教诲,得子后种上一棵“添丁树”,与子同成长。自此,张屋村逐渐树木茂盛、古木参天。啊!丰盛张屋村的人们,你们是好样的,深知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之相伴如鱼得水、水乳交融;你们是前慧的,深信文化的自信总会得到美好的明天。
印证丰盛张屋村甚至是罗定历史渊源深厚的,还有静穆在村边那条波光粼粼的小河旁的南北朝永熙古县城遗址,我们的到来让之问渡古码头焕发了几许的生机。站在重新修葺的渡口旁,环视着眼前的小河清晰地倒映着天空、云彩、绿树、村庄,疑幻似真之间,我仿佛化身为龙洲当年的莘莘学子,通过渡口赶赴京城考取功名,与唐代诗人宋之问不期而遇相见于此,得到他循循的指点后茅塞顿开,并先后拜读了他《入泷洲》与《渡汉江》……
告别了张屋村,我们继续驱车前往位于罗定第一中学旁的罗定学宫。迈进院
子,两棵上了年纪的形态各异的树木一左一右矗立其中,给古老的学宫增添了灵动的生气。步进里间,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左边墙壁悬挂着《儒家文化简介》以及《罗定学宫概述》,读之让我对儒家文化以及罗定学宫的建筑结构、作用有了大概的了解。宣传壁画还张贴了《儒家经典》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其仁、义、礼、智、信、忠、孝、悌注解更好地诠释了儒家经典的内涵。右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布局以古老与现代的道德价值观柔和相融。步进学宫的正厅,里面供奉着用千年香樟树雕刻的孔圣人,我们都虔诚地拜了孔圣人,祈求圣人能保佑自己才思泉涌、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走出正厅,来到学宫的右侧,这里横摆着镇宫之宝——千年香樟圣像神木,并好好地被保存了下来。
我们徜徉于罗定学宫这个西江流域仅存的较为完整的清代学宫建筑群,被其古典而雅致的氛围所深深吸引,久久不愿离去。
晚饭后,我们两地的文友在罗定第四中学进行交流活动,由灯湖笔会的黄继琛副会长主持。我一直默默地坐在一旁,用心地倾听着,交流会场面热烈而充满知识的韵味,从文友们的娓娓道来中我认识了罗定的许多文化名人,也进一步感受到罗定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浓浓的文化氛围,让我再次感叹:罗定真是个好地方!
当夜,带着深深的满足感,我进入甜美的梦乡。第二天起床,我拉开窗帘,早晨的罗定就扑入眼帘,在酒店的对面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近一些的对面马路也有两排绿油油的大树,我内心柔情萦绕:感恩这些坚守在城市的绿色仙子,是你们的付出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随处满目苍翠、精神愉悦。早晨,树木!早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早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罗定!感谢你们伸出热情的双手拥抱我们这些来自佛山的游客!
吃过早饭,我们又乘坐大巴车奔赴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的故乡罗定市罗镜镇龙岩村,同行的驻桂城的罗定商会秘书长欧远贵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当地的情况。路途中经过蔡廷锴小学,是一座坐落在山边的学校,再往前走几百米,就到了将军的故居。这里也是背靠大山的风水宝地,怪不得可以孕育出一代爱国名将。下了大巴车,映入眼帘的是将军身穿戎装骑着宝马驰骋沙场的铜像雕塑,英勇神武、威风凛凛。
步进这座具有粤西典型农户带有客家特色的古色古香的将军故居,我看到了墙壁上的挂画,想起这段时间给孩子们讲抗日英雄杨靖宇、赵一曼等人的故事的情景,瞬间,我泪流满脸,没有这些正气凛然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巨大牺牲,能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吗?我们唯有珍惜现在,唯有继往开来,才对得起革命先辈们的付出!
吃过午饭,我们一行又乘大巴车前往罗定开元寺结善缘。在大佛面前,我祈求我的祖国永远国泰民安,祈求大爱的罗定越来越富足,历史底蕴越来越深厚,祈求我们一众文友一生平安!
时间如流水,半点不等人,两天罗定之旅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在大巴车上,我们一路欢歌一路行,仿佛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纯真岁月。感恩灯湖笔会,感恩魅力无穷的罗定,今次的旅程,定让我今生回味!
(《罗定采风 感恩相随》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我是一棵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