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镇人大代表徐雅多形式多渠道做好文化宣传工作
组织打造文体微网课牵线推出九江 “消费券”

■徐雅等镇人大代表向市民派发口罩,并宣传防疫知识。通讯员/梁平摄
1月22日至今,推送近1000篇疫情防控宣传文章,总阅读量超300万次,数十篇报道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组织录制32个文化微课,让儒林文化覆盖5万多人次……在九江镇人大代表、镇宣传文体办负责人、镇文化站站长徐雅的统筹和带领下,九江镇抗疫舆论氛围良好,儒林文化传播氛围浓厚。
1
做好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
自疫情发生以来,九江镇宣传文体办围绕镇委、镇政府中心工作,做好舆论导向工作,有力协助媒体开展新闻报道,协助记者采写出一批有思想、有价值、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抗疫故事。这也满足了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充分展示全镇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良好精神风貌。
作为镇人大代表,徐雅积极作为,通过微信、电话、日常交流等形式收集各社区防疫工作亮点,如水南、上西等村居热心居民请缨守岗和赠送物资等,以及市民需要了解的一些防疫小常识。徐雅认为,通过多角度向市民传播身边防疫故事和防疫小知识,可以让市民更清晰防疫形势,配合社区防疫工作,为打赢这场阻击战提供足够多的信息需求和足够强的舆论支持。
疫情形势好转,企业亦步入复工复产阶段,宣传工作重点逐步往企业防疫常态化和复工复产转移。“企业普拉斯不但防疫工作做得好,还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产品价值提升了1倍。”得知这一信息后,徐雅认为该企业较好地总结了防疫经验和探寻新商机,于是由镇宣传文体办牵头,邀请《南方日报》《珠江时报》等媒体报道,使企业防疫创业经验得到更大范围传播。
据统计,1月22日至今,九江镇累计推出近1000篇疫情防控宣传文章。其中,通过“南海九江”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出九江防疫工作总结报道232篇,发出防控工作快讯、通知、疫情知识等文章504篇,总阅读量超300万次。
2
组织录制网课传播儒林文化
“画紫藤最重要的是线条和结构组合问题。”日前,在九江镇文化站举行的线上公益课堂上,镇文化站群文科科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麦德森正耐心地传授绘画技术,带市民感受书画的魅力。像麦德森一样录制视频传播儒林文化的,还有九江曲艺协会会长黎思琪、九江美术协会理事曾昭弘等文化工作者。
“现在疫情不能外出,有什么渠道可以了解九江文化吗?”“我之前参加文化站的书法学习、曲艺学习,现在如何延续学习呢?”徐雅收到市民的反映后,认为应该在疫情期间增加市民网上了解儒林文化的渠道。于是,她协调九江文化站开设“九江文体微网课”,进一步提高公益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从3月份开始,已经录制了文艺、体育等32个文化网课视频。”徐雅说,儒林文化覆盖面达5万人次,市民对此非常满意。
“往常女儿都喜欢参加镇内各类文化活动,现在转为网上学习,既符合防疫需求,亦能学习儒林文化。”市民陈干芬为“九江文体微网课”点赞,同时希望有更多创新宣传儒林文化的渠道,让外界更好地了解九江。
徐雅透露,下半年将视疫情走向,多形式多渠道做好儒林文化宣传工作,让儒林文化深入人心。
3
牵线打造南海首个镇街消费券
徐雅还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九江镇“文化+产业”模式,打造文旅配套产业贡献力量。
餐饮行业是这次疫情中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企业复工复产后,餐饮行业如何恢复元气成为一个问题。作为政府与餐饮企业的“牵线人”,徐雅通过多渠道收集餐饮企业的意见建议,了解到餐饮企业普遍存在人气不足、品牌无法推广等困境。她想:“只有人气旺了,大家出来消费的欲望才会更高涨,餐饮企业才能尽快恢复元气。”
“我们当时看到南海宣布推出亿元消费券后,一下子就急了,满脑子都想着怎么把那些抢到市和区消费券的市民引导到九江来消费。”徐雅想到,能不能发动九江本地的商家抱团推出优惠让利措施,以送菜品的方式让市、区的消费券和让利措施产生叠加效应,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九江消费?
于是,九江镇宣传文体办工作人员来到了一家九江旅游美食联盟成员单位,跟负责人说出了设立“九江消费券”的想法。该负责人一听,马上提出愿意提供500份菜品支持该活动。该负责人觉得,这样的办法至少能解决他们担心的“人气”问题。随后,镇宣传文体办工作人员又联系到了镇内多家本地商家,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从构思到成形,仅仅六天,在九江镇宣传文体办的策划组织下,各参与商家自愿推出了镇级实物“消费券”,在南海各镇街中实属首例。据官方统计,九江旅游美食大礼包活动共有40家商户参与,派发近2万份奖品,18.5万人次参与活动,带动消费破百万元。
文/见习记者沈芝强通讯员冯肖琼
(《组织打造文体微网课牵线推出九江 “消费券”》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交警变身“环卫工”清理路面除隐患
- 下一篇:志愿服务送温暖助力村居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