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青少年做“美容师” 扮靓社区环境

来源:桂城社区周刊2022年10月19日    

■桂南社区青少年在社区围墙绘画。

■东约社区亲子家庭玩游戏学时间管理知识。

■平西社区的孩子们设计河涌水情图。

■叠北社区青少年在船上唱响粤语环保歌。

齐动手美化围墙、设计河涌水情图、用粤语唱环保歌……近日,桂城多个社区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美化、传承社区文化等活动,广泛动员社区青少年参与其中,让他们了解文化艺术的魅力和内涵,发挥所长为社区环境美化出力,共建美好家园。

桂南社区亲子化身“画家”扮靓社区墙面

近日,桂南社区开展亲子墙绘活动,组织社区15组亲子家庭,对创熟加油站二楼露台的围墙进行美化。

本次墙绘内容以社区生活为主题,将党建元素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元素融入其中,反映居民日常生活场景。

现场,老师为亲子家庭讲解绘画要求。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亲子家庭化身大小“画家”,随心挥动画笔,以墙面为画板,在打好底稿的绘画区域涂色。

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在“画家”们的创意创作下,鲜艳的色彩层层叠叠,简陋平凡的墙面穿上了漂亮的“衣裳”,墙上的图案犹如一张张灵动的文明标签。

平西社区

走访观察水情为河涌保护献策

10月15日,平西社区“河小清”系列活动之水情图设计活动举行,10多名少先队员开动脑筋,为社区河涌水情图设计献策。

活动中,社工首先通过“接水滴”小游戏,让红领巾们快速互相认识,同时认识到“小水滴”就像社区河涌里的水,需要一条畅通无阻的水路,才能保证河涌可持续性流动,倡导大家保护水资源。

“大家知道亲水行为有哪些吗?”“破坏性行为又有哪些呢?”现场,社工讲解“水情图”,让大家了解“水情图”中水流量、水质情况、水体气味、生物状况等要素。

活动还组织大家对社区河涌水情进行近距离观察,获取第一手水情资料。走访中,大家不时驻足岸边,对河涌的水情进行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

在社工的指导下,红领巾们将观察到的水情通过绘画、制表方式对记录进行细化,并画成一幅幅水情图,现场还通过投票表决,选出最贴合要求的水情图,该设计将作为社区可行模板对后续活动提供参考。

叠北社区

少儿乘船游村唱响粤语环保歌

近日,叠北社区小候鸟驿站联动叠韵曲艺团,开展少儿歌唱团游河活动,共同推动社区少儿学习曲艺,并传唱曲艺团自编的歌曲,倡导居民爱护社区河涌、保护环境。

活动现场,4名少儿与家长上船,从叠北澳边村牌坊出发,途经东胜、村头、潭头、新约等村。过程中,每个村都会安排停留的地点供大家唱歌。

“叠北两岸好风景,素有龙狮竞技……”大家一起合唱叠韵曲艺团自编歌曲《歌唱叠北春色美》,歌中展示叠北河涌和社区环境的美丽蜕变,引导大家关注水环境保护。活动吸引不少居民驻足观看,还有长者在岸边挥舞国旗。

此次活动以粤语歌的传唱形式,鼓励儿童及家庭发挥自主性自编环保曲目,还结合水乡特色,以水上演唱和岸上演唱的方式宣传河涌保护和环境保护知识。

东约社区

游戏中学时间管理助孩子摆脱拖延症

10月15日,“游戏化儿童时间管理·做自己时间的主人”东约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坊活动举行,让亲子家庭活动在游戏中学习时间管理知识。

活动中,老师让家长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去了解孩子们的意愿。“大家猜猜1分钟自己能鼓掌多少次?”杜老师邀请了两名小男孩上前实验,“我120次。”“我150次。”游戏让大家认识到“1分钟”的重要性,借此说明要把握好生活的每一分钟。

“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意愿,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订立目标,考察目标是否符合孩子的能力,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商量,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讲师现场总结时间管理的技巧。

活动为家长解答儿童时间管理的相关问题,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让小孩学习知识,帮助孩子摆脱拖延症,同时还为亲子家庭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得到不少家长的点赞。

大新社区

一针一线织帽为长者送温暖

近日,大新社区开展“蕙兰手工,冠绝利锦”手工帽编织小组活动,13名社区居民学手工编织帽技巧,体验编织艺术乐趣,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丰富日常生活。

活动中,老师介绍了手工帽的材料包组成和工具使用方法,并演示了基础的钩针方法、编织手法等。

今年53岁的居民郭阿姨拿着钩针,正在钩一顶帽子,只见钩针和毛线在她手中翻飞,织物很快就变长了一截。“刚开始钩错了,只好拆了重新来过。想给大新社区的高龄独居长者们,钩一顶漂亮又暖和的帽子。”郭阿姨说。

“现在成品毛线织品很多,但是亲手一针一线织出来的帽子更温暖。”杏珍阿姨笑着说。

接下来,手工帽制作小组成员将会把手工编织帽送到社区高龄独居长者的手中,让他们感受到社区温暖与关怀,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互助氛围。

文/珠江时报记者梁棋清通讯员袁晓彤罗宛荧黄杰泉简燕东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