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灯湖七小 80年老校高标准配置硬核设施

来源:桂城社区周刊2022年04月13日    

■学校舞蹈作品《乐在其中》参加桂城街道第十三届艺术展演获金奖,上送南海区获银奖。

■学校“午睡室”和每一间课室内都安装了空调。

在南海万科广场西侧,距离广佛地铁一号线南桂路站几百米处,有一所小学,将本土“孝德”文化深深融入到校园文化中,立志培养“文雅自信、明智感恩、齐家爱国”的孝美少年。这就是有着近80年历史的灯湖七小(原南约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13277.5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850平方米,智能图书馆、音乐室、舞蹈室、综合电教室、电脑室、美术书法室、心理健康室及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等一应俱全,并高标准配置了科学实验室和录播室,让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硬核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孵化梦想的平台,学校的游泳队也因此游向了省、市等更高的竞赛舞台。

/高标准配置/

午睡室让孩子们睡好

近年来,桂城大力推进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建设,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条件均衡。灯湖七小在推动优质均衡教育建设、提升校园硬件配套设施和教师队伍力量上亦是走在前列。

每间教室均配有多媒体电教平台,科学实验室和录播室内配有教学一体机、纳米黑板、教学展台等。录播室配有整套录播系统,师生们在这里上课可以直接录制,它还是学校的电视台,串联起整个学校的网络设备,让学校里的每间课室甚至每一台教师机、手机都可以收看同一画面。专业化的数字平台,让学校的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办学质量更有深度和力度。

配置齐全的功能场室在满足师生日常教学、活动需求的同时,为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全面性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硬件基础。

此外,学校还设置了一个贴心的特色场室——午睡室。“要让孩子们在这里舒服睡觉,中午休息好,下午更加有精神。”灯湖七小校长刘东玲说。

今年,学校将对美术书法室、心理健康室进行升级改造,对每所课室的电教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让学生的学习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名师出高徒/

专精师资打响特色课程品牌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灯湖七小亦不落人后。作为灯湖七小教师团队的领航者,校长刘东玲有着近30年的教学经验,拥有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多次获评省、市、区、街道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教学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灯湖七小紧跟桂城“外部借力、内部挖潜、培养骨干、全体提升”的思路,从大校名校调入骨干教师,新聘学科优秀专任教师,并每年邀请大校名师到学校任教交流,以“名师”为示范引领,组织学校教师开展“磨课练功”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成绩迅速提升,灯湖七小的教师们在各级各类竞技平台上大放光彩。

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成效尤为突出,在佛山市2020STEAM课程教学设计及视频课例大赛上,学校1名老师的教学设计荣获特等奖;在去年南海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GOC编程全员测试活动中,1名老师荣获一等奖。

有优秀的老师作为榜样,学生自然毫不逊色,在2020年南海区小学生程序设计水平暨信息学竞赛中,1名学生荣获二等奖;第十七届南海区“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3D打印设计竞赛中,3名学生荣获二等奖;去年年底举办的桂城街道中小学第一届“少年创客节”活动中,学校两组共5名学生获得“勇攀高峰”项目一等奖,1名学生获“创意编程”项目一等奖。“信息技术”“创客教育”成为学校继游泳、舞蹈、戏剧等特色教育品牌后的又一闪亮招牌。

“有好的老师才会有好的课程,有好的课程才会培养好的学生。”校长刘东玲说,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老师业务更精更扎实。

/以“孝德”办学/

培育“孝美”少年

2021年,桂城确立了“美育桂城,学载未来”的教育文化主题,开启了教育品牌建设。

灯湖七小以“孝行天下,德润一生”为办学理念,以“孝德文化”为主题,实施校园课后特色课程、提炼特色品牌项目、打造特色品牌学校。学校通过环境育人、德育润心、课程育人,将“孝德”文化主题的核心内涵融入到教育教学各方面,引导学生知孝、行孝、扬孝。

孝德文化长廊、绘有二十四孝故事的灯柱、名为“明孝道”的校道,以及每间课室里的“孝德”栏、课室外墙的班级文化墙等,灯湖七小打造了一个儒雅的“孝德”文化环境,让孝德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我们要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个孩子自信大方地展现自己。”刘东玲介绍。

学校将孝德教育活动与学校德育活动、文艺活动、班队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孝德教育活动体系。学校的升旗台就是开展孝德教育的一个平台,学校每个班级轮流在每周的升旗仪式结束后进行孝德小剧场表演。

同时,学校结合“双减”政策,构建“孝美”课程体系,推行“5+2”学生课后服务新模式,学校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时段都开展2小时的课后托管服务,开展20多门艺术、体育、综合类素质拓展课程。

在孝德教育文化的熏陶下,灯湖七小的学生在书法、游泳、绘画、舞蹈等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成绩喜人。近年来,学校亦先后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学校、佛山市德育示范学校、佛山市安全文明学校、南海区舞蹈教育培训基地、南海区首批戏剧教育实验基地等称号。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特色课程,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品牌项目,以语言艺术为主打,擦亮“一校一品”的特色教育办学名片。

“培养全面发展、仁孝厚德的学生,一直是学校坚定不移的追求。学校将致力打造一所有特色的精品学校,让孩子们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朝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快速前进!”校长刘东玲充满信心。

文/珠江时报记者刘杭通讯员邓付生图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