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文创工作者的思考——
桂城文创要向“冰墩墩”学什么?

■龙船漂移文化融入文创产品。

■廿四坊龙船漂移文创社的文创产品。

■生菜会娃娃产品。

■柿柿如意包,浓浓文创味。
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冰墩墩”就不断霸屏热搜,胖乎乎的熊猫造型,加上冰雪元素的透明外壳,很快赢得大家的喜爱,成为北京冬奥会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新IP。
成为全球“顶流”,“冰墩墩”的爆火并非偶然。桂城作为南海中心城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火爆全网“冰墩墩”,能为桂城文创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对此,桂城两位文创工作者对“冰墩墩”IP流量密码进行解读,并对桂城文创发展的努力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IP打造
打破壁垒学会与国潮文化相结合
◎桂城廿四坊龙船漂移文创社创始人何兆彬
形象设计与民族文化共鸣
在桂城廿四坊龙船漂移文创社创始人何兆彬看来,冰墩墩能火出圈,有三个原因,首先是IP形象设计与民族文化共鸣,以国宝熊猫作为IP形象,设计出萌态可掬的样子并配上手中有爱心的打招呼形式,向世界传递友谊与爱,强化中国的国际形象,而熊猫自带的民族属性加上获奖运动员手持冰墩墩拍照,大大加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是设计理念中传统和科技的相互碰撞,在地球上存在了800万年的“活化石”熊猫穿上具有科技感的冰晶外壳,可爱又富有高级感,可以吸引不同层面的人群。
“还有个重要原因是赋予了其通俗易懂的口号和新媒体的传播转发。”何兆彬说,“奥运顶流,一墩难求”在新媒体的宣传下变成了流量密码,甚至创作出类似蜜雪冰城的口水歌,网红们争相蹭热点,持续发酵下关注量不断攀升形成扩大效应,使得街知巷闻。自此冰墩墩便具备了礼品属性、社交属性及娱乐属性。
“龙船漂移”也要彰显潮流范
目前,桂城有哪些较火的文创产品?“冰墩墩”对桂城文创的发展有何启发和帮助?何兆彬认为,桂城文化底蕴深厚,但通过结合文化创作出来的产品少之又少,归根到底是创作者未能理解文创产品究竟是形式大于内容,还是内容大于形式。
“其实,设计的一个最大特点不是先接受文化,而是应该先接受形式,文创设计师不是从设计上让社会大众懂得这种文化,而是从设计上让社会大众喜欢这种形式,而这种形式融入了文化符号和文化精神。”何兆彬说,大众只有在真正喜欢该产品的形式后,才会主动去了解它的后台文化。冰墩墩简单的线条勾画出萌态可掬的形象,让社会大众喜欢,就是得益于表现形式的创新。所以,桂城文创要打破传统文化的壁垒,学会与国潮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潮流时尚又具有桂城文化韵味的文创产品,这便是始于颜值而终于才华。
何兆彬说,他通过“冰墩墩”热这种文化现象,找到了未来文创产品的突破口。何兆彬所在的廿四坊龙船漂移文创社创立已近2年,团队成员深入挖掘叠滘水乡文化,通过将产品与叠滘龙船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传递出“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叠滘龙船精神和“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桂城精神。目前产品销量在稳步提升,宣传面和覆盖面持续扩大。
近年来,叠滘龙船漂移风靡全国,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甚至成了桂城新名片。何兆彬介绍,接下来廿四坊龙船漂移文创社计划以龙船漂移文化为载体,设计出一个既接地气又彰显潮流范的IP形象吉祥物,以强化桂城文化IP属性,并作为政府、企业对外宣传交流的礼品或手信,强化桂城形象,展现桂城文化,传播桂城精神。
形象推广
不断延伸品牌项目展现可儿娃娃魅力
◎广东可儿玩具有限公司事业部经理梁丽萍
“萌文化”魅力不可小觑
广东可儿玩具有限公司事业部经理梁丽萍认为,“冰墩墩”有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其爆红源于大家对它的喜爱。“‘冰墩墩’能成为顶流,首先离不开冬奥会本身的热度。”梁丽萍说,冬奥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抒发民族自豪感窗口,市民若想沉浸式参与其中,除了观看比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和它的吉祥物“冰墩墩”有所联结。同时,现正处于网络新媒体时代,比如“冰墩墩”的热梗,“一户一墩”“一墩难求”等,还有聊天时发“冰墩墩”表情包、朋友圈里花式晒“冰墩墩”,也成为大家体验冬奥会最直接的方式。
“再者,‘冰墩墩’以国宝熊猫作为原始设计元素,加上冬奥会相关的元素,比如冰雪项目运动头盔、国家速滑馆的冰丝带等元素,展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另外,这个萌物结合‘冰墩墩’这个名字,也是非常契合中国人纯洁、坚强、敦厚、健康的形象,因此深得大众喜爱。”梁丽萍说。
桂城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平洲玉器、醒狮、龙船、粤剧等文化符号。近年来,为了加深市民对桂城传统文化的印象,桂城在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同时,也打造了相应的文化IP,用以展现桂城传统而富有魅力的文化名片。
梁丽萍认为,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冰墩墩’所带来的热度,不难看出童心市场所代表的潜力和机遇,生活在快节奏时代,此类‘萌文化’自身所带的治愈性不可小觑。”她表示,一般世界观宏大的IP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去消化和解读,但如今年轻人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击中年轻群体,才是影响年轻人的关键点。
可儿娃娃正值“当打之年”
幸运的是,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以广东可儿玩具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创立于2004年,一直以创新产品设计、国际品质与文化价值而闻名。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小使者,广东可儿玩具有限公司创立至今,一直秉持做中国娃娃文化产业的初心,致力于打造中国娃娃文化女性消费第一IP。
作为桂城的文化企业之一,广东可儿玩具有限公司近两年也制作了多款拥有桂城元素的可儿娃娃。梁丽萍介绍:“在本地文化的提示下,我们创作了‘千灯湖日与夜’‘生菜会’‘醒狮’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可儿娃娃。在佛山南海幸福城市论坛评选活动中,我们也有特别版幸福娃娃。而2022新年桂城有福项目,我们则设计生产了‘柿柿如意包’和‘大橘大利包’。可以说,可儿娃娃的设计方案正在不断贴近桂城热点,以娃娃为载体展现着地域文化的魅力。”
今年,可儿娃娃即将迎来“18周岁”,现在正是她的“当打之年”。梁丽萍设想,接下来通过动画、IP授权业务以及可儿文化体验馆等项目的不断延伸,既可以丰富可儿玩具的业务范畴及产品品类,同时增加可儿玩具的市场竞争力,以此带动整个产业的上下游行业发展。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丁当通讯员宋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桂城文创要向“冰墩墩”学什么?》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精准对接引才助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