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让人才成为城市的发展“引擎”

来源:桂城社区周刊2021年03月10日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国家的发展靠的是人才的努力,古代的刘邦因韩信而得天下,中国因钱学森而火箭事业突飞猛进,种种历史,都在证实着人才对于整个城市、社会乃至国家的巨大作用。

一直以来,作为南海中心城区的桂城重视引进人才,认定人才。3月5日下午,桂城街道举办“英才汇聚·共谋新篇”桂城高层次人才茶话会,来自桂城街道生物医药、科技、电子信息、医疗等重要领域等30多位高层次人才共聚一堂,共谋发展。

3月8日,在美丽的千灯湖畔,千万元级别玉雕作品亮相,“天下玉·平洲牛”平洲玉器·雕刻大师作品展开幕式在桂城美术馆举行,共展出21位雕刻大师共计53件玉雕作品,对于市民来说这是一场免费的文化盛宴。平洲玉器是桂城的经济品牌之一,也是桂城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近年来,融入创意设计的玉雕市场渐渐“热”起来。平洲玉器珠宝小镇引入一大批荣获国家、省级大奖的玉器雕刻人才,通过专业院校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举办玉石雕刻职业技能竞赛等,引领玉器雕刻的新风潮,使得平洲力量雕琢出了桂城自信。

可以看到,最近一个星期的新闻事件均与“人才”有关。根据统计,2020年,桂城人才认定人数为1224人,占全区总认定人数40.5%,累计认定7872人,其中1-4类人才556人占全区40.6%。在人才团队引进和企业服务方面,2020年拨付904万元财政资金,“真金白银”扶持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全年引入人才团队12个,累计引入人才团队46个。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高企55家,同比增长15.8%。

桂城因有着这些人才而感到光荣,反过来这些人才也为桂城作了很大的贡献。2020年桂城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5.95亿元,增长3.8%,增速排名全区第一;实现税收162.36亿元,总量位居全市32个镇街的第一位……在这份“成绩单”里,高层次人才参与其中,功不可没。

人才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原动力。现在经济环境变动迅速,资本、原料、一般劳动力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正慢慢地减弱,相对的,高技术人才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人才资源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学习更好的技术,制造更好的产品,掌握更好的管理方法。所有的新观点、新产品、新技术都根源于人才,根源于有知识、有能力、积极进行创新和变革的人。

所以,桂城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本地的产业特点优势和产业规划布局实行精准引进,将人才和产业项目捆绑,聚焦当地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扶持的骨干龙头企业,重点引进,量身打造人才支撑队伍,真正实现引为所用、用当其时、人尽其才,以人才结构优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上述提到的平洲玉器及其形成的文化产业,接下来,桂城将以《平洲玉器珠宝小镇焕发新活力行动方案》为总抓手,全面培育玉雕师、设计师等行业人才的成长土壤,为玉器行业相关技能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和舞台,为街道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为打造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新城区厚植文化基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同时,桂城也重视培养人才,不仅仅是行业上的,还注重从“娃娃”抓起。3月4日,桂城街道召开2021年教育系统工作大会,部署新一年工作计划。桂城将启动“四美”路径,那就是校园美、心灵美、师德美、智体美,打造“美育桂城,学载未来”教育品牌。“教育桂城”一直是桂城的“金漆招牌”,迈入“十四五”,要开创新时期桂城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桂城提出学子不仅要全面发展,更要全面培养,让孩子成人成才,成为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今,放眼望去,高度的城市化,让桂城拥有更宜居宜业的“颜值”。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成熟的产业配套、领先的城市发展理念,再加上人才的加持,桂城将开启湾区时代的新一轮大发展。

文/珠江时报记者

李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