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米村道建管网 雨污分流解民忧
2020年桂城完成第一批“截污到户、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共建22.5公里管网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大大提升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居住环境。

桂城逐步在村居铺设雨污分流管网。▲
一鼓过三湾,叠滘龙船漂移闻名全国。2020年9月,一场以龙船漂移主要赛道为纽带的雨污分流改造示范巷工程在叠滘东胜村、茶基村、圣堂村、潭头村全面铺开。如今冬日暖阳照心田,村民或漫步平整村道,或坐在涌边石凳享受鸟语花香,好不惬意。
惠民利民,乘势而为。继桂城雨污分流改造示范巷工程完成后,水环境和村容村貌的显著提升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村民的理解与支持下,桂城继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截至2020年11月30日,叠南、叠北、夏南一、夏东、平东等5个社区共8条自然村已完成第一批“截污到户、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共完成22.5公里的管网建设。
3米村道建管网工程受限多难度大
如果你是新手司机,从南一路驾车驶进桂城叠北潭头村,或许会越开越“心慌”,因为路越开越窄,最窄处河涌与涌边的楼房距离仅有3米,刚好能让汽车通过。就是在这样的窄道上,桂城戮力推进难度极大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一是工程难度大,因为村民的楼房与河涌距离太近,作业面窄,保持安全距离、保证工程质量最为重要;二是沟通协调难度大,前期的解释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桂城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南海区吹响全区推进自然村“截污到户、雨污分流”工作的号角,为了加快工作的推进,桂城快速响应上级号召,将叠南圣堂村、叠北东胜村、夏南一高桥新村、夏东涌口村、凤鸣北区等列为首批示范巷,并于2020年9月完成了示范巷工程。
截污问题一直是叠滘治水的老大难问题。以前农村自建房大多都是“一条水管到底”,从屋内排到屋外的渠道里,那些渠道有部分是明渠,即没有任何遮盖暴露在空气中,因此污水夹杂的臭味也随之挥发,“整条村巷都是一股臭味。”由于没有污水收集管,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入河涌里,又因河涌与民居距离太近,难以推进污水管加装工程,陷入两难的尴尬局面。
一提起雨污分流工程,家住叠北东胜村的姚婆婆连连拍手称快。“你看看,我们这里的路面宽敞规整了许多,你闻闻,这里的空气是不是很清新?”姚婆婆告诉记者。雨污分流工程不仅给沿路的民居楼房加装了雨水管,还在村巷的地下埋下了污水收集管,统一排到污水处理厂,并取消了沿路明渠。
如今,完成改造的村巷,再也不见又黑又臭的渠道了,取而代之的是“看得见的整洁,闻得到的清香。”喜欢到家门口的小卖部散心的姚婆婆,可以跟街坊邻里舒服地聊天了。
统一加装雨水管公寓实现雨污分流
姚婆婆的故事只是雨污分流工程惠民利民的一个缩影。在示范巷工程得到显著成效后,桂城街道加紧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截至2020年11月30日,叠南、叠北、夏南一、夏东、平东等5个社区共8条自然村已完成第一批“截污到户、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共完成22.5公里的管网建设。
桂城街道目前主要有两个排水系统,一是城市中心片区为雨污分流,二是农村基本上均为雨污合流制。农村内排水管网分布极为复杂,管网改造工程受限较多(如作业面窄、村民不同意施工等),难以完全分离现存的混接雨污系统。
雨污合流,是指雨污水在同一个管道,大量雨水混入管道,给污水处理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污水处理的成本大大提高。其次,随着时间推移,容易形成淤塞,导致排水能力较差。再次,雨水与污水混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会稀释污水浓度,使其未达到污水处理的浓度,被排到河涌里,这样也会把污水带到河涌里。最后一种情况更难处理,在中雨以上、当雨污水达到一定水量时,会出现溢流现象,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到河涌,给水环境造成直接污染。
在叠南圣堂桥头的天天公寓,在以单间独户为主的村里是特别的存在,一栋公寓大厦里居住有超过50户,要完成“截污到户、雨污分流”,其工作量不小。“我们给整座公寓大厦加装了雨水收集管,并对每户的污水管网进行更换,将已被腐蚀的金属管换成了PVC管。”工程人员介绍,现在整座公寓都已实现雨污分流,公寓外的明渠也统一进行了改造,内外焕然一新的公寓就像城市里的公寓一样。
广泛倾听征集民意保证工程质量进度
要在村道挖土作业,对村民来说是影响生活和出行的大事,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尽可能实现一步到位,广泛听取社区与村民的意见,在工程允许的情况下,提升村容村貌和村民的居住环境。
在叠北东胜村,经营了10多年小卖部的洁姨在村里购置了一处房屋,没想到入住了2年,被门前的“水患”困扰了2年,雨污分流工程不仅帮她加装了雨污分流管网,还将门前坑坑洼洼的路面进行了铺设,终于不用忍受“一推门就是水塘”的痛苦无奈了。在桥头的村屋住了50多年的孔伯,终于可以安心坐在涌边石凳悠闲地看报纸,不再担心车辆经过不平整的巷道会溅到他一身泥水了……
“在第一批雨污分流改造中,我们统一委托工程咨询单位协助村居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包括提供项目的立项、勘察、设计、造价、招标代理、监理、施工的‘一条龙’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桂城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人员能主动走进村居倾听、沟通细节,既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专业贴心的服务,又保障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值得在接下来的改造工程中推广。
据了解,桂城将继续推进第二批“截污到户、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初定拟纳入第二批项目包括叠北社区、叠南社区、夏东社区、夏南一社区、夏南二社区、夏西社区、平东社区、平南社区、平西社区、平北社区、东二社区、石石肯社区、中区社区,共13个社区42个自然村。
数读桂城雨污分流
22.5公里
截至2020年11月30日,叠南、叠北、夏南一、夏东、平东等5个社区共8条自然村已完成第一批“截污到户、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共完成22.5公里的管网建设。
第二批
第二批“截污到户、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初定拟纳入第二批项目包括叠北社区、叠南社区、夏东社区、夏南一社区、夏南二社区、夏西社区、平东社区、平南社区、平西社区、平北社区、东二社区、石石肯社区、中区社区,共13个社区42个自然村。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曾蓉
(《3米村道建管网 雨污分流解民忧》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