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盲公丸
佛山盲公丸
◎黄超鹏
一提到佛山,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功夫大师黄飞鸿,想到无影脚,或者是叶问或咏春拳。不过,我想到的却是佛山的美食,一道叫陈氏盲公丸的菜式跟佛山人的功夫一样能打,深受大家欢迎。
盲公丸其实跟盲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据传在清朝年间,佛山南海有位名叫陈茂公的厨师,很擅长制作各种肉丸,还用大地鱼、虾籽等熬制出一款佐送肉丸的美味汤底,味美香甜,闻名一时。经过几代人的不断传承与研发,陈茂公的后代又发明了一种融合鱼肉、猪肉、鸡肉三种肉类为一体的肉丸,三合为一。他们还请来多位美食家,现场进行盲试,用布蒙住眼睛,单凭味觉与嗅觉去品试各种不同的肉丸,最后一众美食评委一致认为这种三合为一的肉丸最佳。因为肉丸是盲试出来,加之陈茂公的茂公与盲公谐音,大家便称呼此丸为盲公丸。而且,盲公丸还与佛山另一道美食——盲公饼名字相仿,无形间相互助力,形成品牌效应,让盲公丸的名声更加响亮。
盲公丸的制作跟普通肉丸大致类似,不过在选材上十分严格。首先鸡肉得选用三黄鸡,三黄鸡指的是一种羽毛黄、爪黄、喙黄的鸡品类,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而著称;鱼肉则是用鲮鱼肉,最好的是用佛山本土甘竹地区产的鲮鱼,广东有一著名品牌鱼罐头——甘竹牌罐头的厂址恰恰正在佛山。顺德菜中多会用到鲮鱼滑,鲮鱼多刺,剔刺取肉很考究厨师的刀功,且肉多胶质,易于塑形酿煮;猪肉不能过肥过腻,又不能过硬过多筋,得选嫩滑的部位。打成肉糜后,还会人手进行摔打,这一步骤便是广东人常说的起胶。起胶后,师傅用手捏出一颗颗圆形的盲公丸,不是完全的圆形,而是显橄榄球般的椭圆状,肉质饱满,颗粒比一般的肉丸要大,在汤汁中煮熟后会浮起,捞起来,三颗盲公丸便是满满一碗。
一咬盲公丸,会感受到肉汁的鲜美和隐隐的陈皮味,在肉中加入陈皮,一来可以去腥去腻,二又提鲜,还让盲公丸带有陈皮果香。近年来,盲公丸在原味的基础上又开发出辣味盲公丸和芝士盲公丸,辣味盲公丸满足了外地游客嗜辣的喜好,芝士盲公丸则如同章鱼小丸子等时尚小吃,轻易俘获年轻人的心。
一道简简单单的肉丸,展现了数代人的坚守与不断精进,在传统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勇于创新,打造出一款家喻户晓的岭南美味。
(《佛山盲公丸》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