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纠纷难调解? 文翰社区送经验
该社区利用“创熟”手法,顺利调解多宗邻里纠纷

■创熟团队给孩子带去小礼物。

■调解后业主给桌子安上脚套。
前段时间由于学校未开学,大多数孩子们只能留在家里玩耍,这也引发了文翰社区中海万锦熙岸小区一场邻里纠纷。社区居委及时介入,通过创建熟人社区手法进行调解,化解了一场邻里纠纷。事实上,从2019年社区成立,短短一年多之间,文翰社区利用桂城创建熟人社区9年的经验,以楼长为抓手,将邻里纠纷化解在基层,凝聚更多居民打造“邻里有情”的社区氛围。
孩子吵闹引发邻里纠纷
“你好,我们是社区居委的,这是送给孩子的气球……”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份小小的礼物,打开了社区开展调解的对话。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学校未开学,文翰社区中海万锦熙岸小区某栋26楼的小孩只能留在家中,由老人照看。孩子年纪小不懂事,精力旺盛,每天跳上跳下,经常推凳子,发出不少的响声。而楼下25楼住户是上班族,每天上班精神压力大,好不容易回到家想休息,却被孩子玩耍的声音影响。25楼的住户带着情绪上门理论,又让26楼的小朋友受惊了,于是便引发了一场连物管都无法调解的邻里纠纷。
收到物管求助后,文翰社区居委创熟团队迅速介入。为了减少业主的抵触心理,文翰社区两委一中心委员、创熟专干邓永祺和创熟团队成员,特意带上小礼物前往26楼住户家里进行调解。“这是我们创熟工作手法的其中一个手段,针对不同人群带去不同的小礼物或服务内容,减少抵触,以此打开对方的心。”邓永祺说,在细心聆听对象的想法后,创熟团队先肯定26楼住户的难处,理解老人带小孩不容易,孩子也不懂事需要体谅。之后给他们也讲讲25楼住户的难处,希望双方换位思考,并给他们提出减少噪音的提议。与此同时,创熟团队又到25楼住户家里进行调解,希望他们能尽量包容。
通过协商沟通,25楼住户开始理解生活噪音无法避免,需要相互迁就,26楼住户则明白25楼住户因工作每天很晚才睡,需要安静的环境休息,于是马上安装好防噪音的桌脚套,并承诺多带小孩去户外玩,减少在家里跳绳、玩轮滑等会造成噪音的运动,双方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得到了化解。
噪声扰民社区介入调和
运用创熟手法化解邻里纠纷,在文翰社区并不是第一次了。2019年5月份开始,桂城街道平洲三山港口路国际创智园一区项目经常深夜施工。与工地仅一路之隔的文翰社区保利心语花园,800多户业主生活作息因深夜施工产生的噪音受到严重影响,业主们通过各种渠道多次投诉。
文翰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用创熟手法,以情调解,搭建沟通平台,最终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之内。“在我们搭建沟通平台之前,业主对施工方的难处不了解,因此矛盾比较大。”文翰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温越说,在社区多次介入,召开多方联席会议之后,业主开始明白到施工方的困难所在,施工方也体谅业主需要休息。因此双方协商解决办法,制定了双方可接受的施工时间,并组建微信群发出“施工延时”通知,让居民能够更加了解施工情况。
现在,项目施工方负责人每晚都会在群内发布现场停工时间,基本在21:30前停工,此举得到了业主的支持,业主与施工方之间的对立情绪逐渐消除。而微信群已成为了创智园一区工地施工方和心语花园小区业主良性沟通的桥梁,越来越多业主为施工方的积极态度点赞,双方的关系愈发融洽。
培育楼长参与社区治理
“其实创熟手法,在社区工作各条线都可以用到。”温越举例,以安监工作为例,社区里有时会出现业主堆放杂物阻塞走火通道的情况,按照执法角度来讲,社区可以直接清理。但这样的做法,会增加业主对社区居委的敌对心理,不利于社区治理。但通过创熟团队上门做思想工作,不少业主都愿意自动清理,通过这样以情入手的方式,既解决了走火通道堵塞的问题,又拉近了业主居委之间的距离。
与此同时,文翰社区还通过“不断挖掘和培育楼长”这一创熟“招数”,打造熟人社区。在社区成立短短一年多以来,社区便培育了12名楼长和3名楼长候选人。“楼长与其他居民同样是业主,大家的身份都一样,对居民而言更容易沟通,化解纠纷事半功倍。”邓永祺介绍,目前社区里已形成了楼长每月巡查和召开例会的机制,参与社区治理。一方面劝阻居民不文明行文,另一方面监督物管做好服务。楼长还在各楼道微信群里,充当居委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在疫情期间,楼长还主动担当,参与站岗,为社区抗疫贡献力量。
“文翰是我家,我家在文翰,让邻里更有情。”这是文翰社区的口号,文翰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社区将继续以楼长为抓手,运用创熟手法,让邻里更和睦有爱,提升居民在文翰社区生活的幸福感。
文/珠江时报记者黄佩雯通讯员谭嘉慧
(《邻里纠纷难调解? 文翰社区送经验》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下一篇:市考察组点赞尖东社区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