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过去一周,458名志愿者用爱心和汗水为封控区师生提供服务

来源:丹灶有为周报2022年11月03日    

■志愿者们不辞劳苦,守护封控区师生安全。 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时然通讯员/丹宣游伟玉)根据南海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要求,自10月24日起,南海区对某职业学院采取临时管控,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而一群忙碌的身影正在守护着这个校园。

10月27日早上9点半,在实行封闭管理的第三天,这个封控区迎来了第二批志愿者,其中有120名是南海区直部门志愿者。经过培训后,志愿者们迅速上岗,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近万名师生隔离生活保障的担子,落在了这支志愿者队伍身上。

志愿者谢锦锋来自南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水利局。进驻封控区的第一天,他便感受到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在高温模式下,他和其他志愿者穿上“大白”防护服给师生送物资、清理垃圾、贴封条,直到晚上9点才结束当天的工作。

接下来的时间里,谢锦锋每天重复着高强度的工作,但他却越干越顺手、越干越起劲,穿脱防护服也越来越熟练。

丘家龙是来自南海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的志愿者。作为一名“老抗疫人”,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但进入封控区还是第一次。

在这段时间里,他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协助医务人员上门做核酸检测、清理垃圾、派送物资……1栋楼有7层,一层有28间房,没有电梯,他一样工作都不能落下,连轴转十余个小时,防护服里的衣服被汗水打透又吹干,然后又湿透。在丘家龙结束工作脱掉手套的瞬间,汗水倾倒出来,洒在了地上。

封控不封爱。10月28日,南海区委组织部志愿者梁浩林在送物资时惊喜地发现,几乎每间宿舍门上都贴着学校师生感谢“大白”的手绘画。“天气炎热,但是师生们都非常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让我充满力量。”梁浩林说,在做好学校师生生活保障的同时,丹灶镇疫情防控指挥部也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凉茶、夜宵、水果等,让充满消毒水味的封控区多了不少人情味。

点点“微光”汇聚成抗疫“星河”,同心抗疫的志愿队伍在不断扩大。过去一周,南海区共派遣两批次共220名区直部门志愿者,连同丹灶镇各部门志愿者238人,进驻封控区,为封控学校近万名师生提供志愿服务。他们有社区工作者、有部门工作人员、有医护人员等。

11月1日,丹灶镇为志愿者举行欢送座谈会,志愿者们挥手与“战友”告别。过去6天里,他们并肩作战,用坚守,换来了解封这一刻。“哪里有需要,我就奔赴哪里,期待数据清零的那一天。”丘家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