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的仙岗文化
◎桂城街道桂江小学411班庞嘉宜
蝉在树荫中吟诗,朵朵怀着希望的荷花在水中绽放,争先恐后的“小蚂蚁”在雄眼泉里痛饮甘甜的井水,清风抚摸着孩子们乌黑发亮的柔发……这,就是充满生机的丹灶仙岗村。
仙岗村的夏天是一个阳光充足的季节,老师带着我们来到古代建筑里观看现代艺术大师栩栩如生的作品。走进去,只见顶梁的木板积着厚厚的灰土,掉了皮的木板露出白色的小肚子,往前看,棕色的木墙上雕刻着一朵朵精美的花:黄的、红的、紫的……颜色五彩缤纷,姿态五花八门,定是艺术高超的名匠所刻。
在木墙旁,一位位书法大师手拿一支毛笔熟练地在纸上书写。学问精通的宇铨问正在认真书写的王老师:“您好,请问您学书法多少年了?”王老师放下手中的毛笔,若有所思地回忆。几分钟后,王老师笑咪咪地对宇铨说:“差不多有五十年了。”“五十年!”我和宇铨异口同声地叫道。我想,书法家必然是通过水滴石穿般勤苦练习才成功的吧,我要向王老师学习磨杵成针的精神。
接着我们来到展示厅里,电视里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我。从中,我知道了烧番塔的含意:当番塔里的火越烧越高,人民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红火。我还知道了为什么地板破裂:因为地板有几吨盐而裂开!
走进名医介绍馆,我认识了名医葛洪先生,他曾在《抱扑子·博喻》中写道:小疵不足以损大器。先生也是第一个发现天花病、结核病、肝炎病、恙虫病的人,令我惊叹不已的是他还和屠呦呦教授是好朋友。要知道大名鼎鼎的屠呦呦教授可是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因为她第一个发现了青蒿素。两位名医携手打开了医学的大门。
接着,我们来到了金碧辉煌的葛仙祠里。走进葛仙祠里,一个充满仙气的巨石碗被小心地放在玻璃柜里,名叫葛仙池,可以保护村民们的平安,虽然葛仙池里水分会慢慢减少,可因内部含有化学成分,所以永远不会腐烂。
经过长长的小路,我们来到本事树下,树荫下的村民告诉我们,拜一拜这棵树,就会很有本事。同学们听了,一窝蜂拥了上去,挤在树下念念有词。老师看着我,对我说:“这棵树,可是由两棵榕树缠在一起组成的,十分粗壮。”我点点头,赶紧去找我的本事,不然就会被抢光的。
随后,我们又游览蟹眼泉古道、有为水道、康有为博物馆等。最终,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了温暖的桂城。
浓郁的仙岗文化,等着我们去了解,探索和发现,等着我们去保护,更等着我们去传承!
(《浓郁的仙岗文化》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