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千年古村苏村寻古迹访名人
村内有天后庙、龙井、银河古码头等古迹,重要景点康园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俯瞰苏村。(通讯员供图)

■游客在康园内散步赏景。

■一锥书屋是目前业内少有的以近现代中国政治为主题的特色书屋。

■游客在一锥书屋看书。
在桑园围水脉上,丹灶因地处西北两江的交汇处,自古商贸繁华、文化深厚、人才辈出,一条8公里的“有为水道”上就孕育了晋代炼丹家葛洪、明代阁老方献夫、近代维新领袖康有为、民族工业先驱陈澹浦、当代大儒杜维明等名家。这个五一期间,“有为水道”沿线的苏村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苏村位于丹灶西南部,古时被称为银河乡,是桑园围水脉、“有为水道”的重要节点。据记载,南宋绍兴年(公元1131年),苏村先祖苏怀远带领珠玑巷33姓97户居民集体南迁,率先在南海古银河两岸定居(即现时苏村天后庙附近),开村建业,至今近900年历史。
5月4日,沿着整洁干净的柏油村道,记者来到银河社区苏村,看见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入口处停满了自驾游车辆,游客在康园内散步赏景。来自桂城的林女士说:“康园很大,景色很美,在这里进行亲子活动、拍照都很不错。”像林女士一样,游客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带着老人孩子前来游玩。
同样感到快乐的,还有周边村民。“随着配套的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村里人气旺起来了,我们平时都会带孙子来这边玩。”村民苏阿姨说。
穿过澹如楼、松轩、九曲桥后,沿着荷塘走,一座一间一厅两房两廊的青砖镬耳屋出现眼前,这便是康有为故居,原名“延香老屋”,始建于清代中叶,后经重修维护,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有为故居是珠江三角洲典型的清代民宅,康有为在这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时期,其论著《大同书》的初稿便是在此完成撰写。
苏村还保留了天后庙、龙井、古蚬壳墙、银河古码头遗址等众多古迹。漫步古村中,时光脚步变慢,远处长者坐在树荫下歇息,缓缓述说着往日故事。
苏村旁边,是“有为水道”的重要景点——康园。游客可以徜徉在康有为博物馆,观摩馆内珍贵藏品;可以漫步在青砖红瓦的南海会馆,沉浸在追忆历史的海洋中,领略康有为的传奇一生及其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可以在一锥书屋静坐下来,打开书,与名人对话,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值得注意的是,因建设需要,目前康有为纪念馆暂停开放,游客可移步康有为故居、澹如楼、康有为博物馆等景点免费参观。
随着桑园围水脉的发展蓝图徐徐打开,拥有深厚人文历史和浓郁岭南风情的苏村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时然通讯员丹宣
(《到千年古村苏村寻古迹访名人》由珠江时报社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 上一篇:住在“世外桃源”享受乡村慢生活
- 下一篇:亲子畅游书海 分享红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