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春分养生疏肝为要 早睡早起适量运动

来源:丹灶有为周报2022年03月17日    

春分前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此时细菌等生物也在繁殖生长期,各类细菌乘虚而入,容易导致病毒性疾病的感染,特别是现在又值疫情多发期,做好防范的同时,春分自我养生调理特别重要。

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李积土认为,春分养生,重在养肝,因为春季与五脏的肝相应。除了遵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大原则外,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同时,春分更是调整胃气的良好时机,可通过饮食养生,保持脏腑的阴阳气血平衡和功能旺盛。

心情调养,疏肝为要

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应。此时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顺畅条达。所以要学会自我调控情绪,遇事尽量不要愤怒。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些兴趣爱好。

饮食调理,宜甘少酸

饮食调养总的原则是以清淡为主,宜甘少酸。此时当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如瘦肉、蛋类、牛奶、蜂蜜、豆制品等;吃时令蔬菜,如韭菜、豆芽、豆苗、莴苣、黄花菜等,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滋肝益肾之品,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以及时令的樱桃、草莓、桑葚等水果,均可多食用。像羊肉、鹌鹑、海鱼、虾、螃蟹等酸性食物要尽量少吃。

春分温补,最宜补气

气是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它充满着全身,运行不息,时时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与寿命。所谓气虚,即气不够用,动则喘。春分之后,很多人会出现气短、乏力、少力懒语、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搏虚弱无力等气虚表现。

应利用好春分季节难得的温补机会,气虚时补肾气、助胃气、养肝气,可化不利为有益。

调适寒温,以防感冒

春分后气候仍然多变,遇有大风大雨要尽量不外出,根据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注意增减衣被。体弱多病者,穿衣服要注重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和脚部保暖。

走出户外,适量运动

春光明媚,草木葱郁,正是出门健身的好时光。最好能常到户外活动,如踏青、散步、做操、打球、打太极拳、放风筝等。运动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在清新空气中活动,也有利肝气疏泄,达到养肝养护之作用。

早睡早起,精力充沛

睡眠充足能助人心情平和、提高免疫力,白天人会充满活力,也有利血压稳定、心脏健康。早睡早起,保证6~8小时睡眠,可迎合春天之朝气,消除成年人暮气;如果觉得困乏,不妨补个午觉,消除疲劳。

开窗通风,讲卫生

春季万物萌动,细菌、病毒和一切虫害的生长繁殖加速。所以,春天要注意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居室空气清新;重视个人卫生。勤晒衣被。

喝“三水”清春燥

春天里,人体阴阳失衡易出现“内火”,让人体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口渴、嘴唇干裂等症状。春分前后,宜喝“三水”润肺清春燥。

养肤水:润肺护肤

皮肤的干渴与否,最关键在于肺脏,把肺养好了,好肌肤自然由内而生。皮肤渴,补水还应补到肺上。取百合、无花果、白茅根各5克。煮水或泡茶饮用,最后还可加入少量蜂蜜。

无花果营养丰富,为润肺佳品,广东人习惯拿无花果煲汤,对燥热伤肺、咽干咽痛、声音嘶哑都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百合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润肺止咳佳品,尤其适合咳嗽咳痰人群。

白茅根,白茅根的芽、花、根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尤其它的根部有效成分含量高,功效也最好,清热生津的作用最为突出。

润燥水:清热润肺

罗汉果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的作用,对于肺热燥咳尤其适宜,对普通的咽喉干痒、疼痛、失声,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可以用罗汉果直接泡水喝,就有止咳开嗓的作用;也可以用罗汉果和雪梨(去芯切块)煮水喝,要炖煮至雪梨软烂为止,养阴生津、润燥止咳效果更好。

早起感觉喉咙有痰,嗓子不舒服,用罗汉果搭配金银花更适合,可以帮助清热生津,清咽亮嗓。

六汁饮:润燥饮品

感觉自己皮肤干燥、阴虚燥咳,还可以榨点“六汁饮”喝。六汁饮寒凉下火、去燥止咳,所以如果是着凉感冒咳嗽或是体质寒凉的人就不适合喝了。

记得要用鲜品:取雪梨1个(去芯),鲜藕、荸荠、白萝卜、甘蔗、鲜百合各30克,榨汁后混匀食用即可。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吴玮琛